山东切换
新闻
全国网媒聚焦甘肃瓜州 探访戈壁滩上的设施农业园区
2015
09/27
22:57

瓜州是甘肃省移民安置的重点县,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先后安置“两西”建设、疏勒河项目和九甸峡库区移民及外来租地农民8.2万人,占到全县农村人口的79.7%。

今年以来,瓜州县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四个一批”和“六个精准”指示精神和甘肃省委、酒泉市委总体部署,统筹推进扶贫开发和农业农村发展,做到扶贫对象精准化识别、扶贫资源精确化配置、扶贫目标精细化管理,实现了由“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的彻底转变,确保贫困群众得到有效帮扶,稳定增收,精准脱贫,有力推进了扶贫攻坚进程。

9月25日,2015全国重点网络媒体甘肃行采访团走进瓜州县广至藏族乡,来到岷县村设施农业示范园区,深入了解瓜州县实施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以及瓜州努力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先进经验和做法。

戈壁滩上的设施农业园区

初秋的瓜州,田间地头到处是忙碌的农民。

走进岷县村设施农业示范园区,新建的日光温室鳞次栉比,移民群众正在和帮扶干部为秋后的温室种植忙碌着。“现在,温室建起来了,柏油路修到了家门口,生活方便了,精准扶贫的政策让我们的日子也越来越有奔头了。”岷县村村村民徐小青说出了移民群众共同的心声。

“我们村发展了几年,日光温室和枸杞效益很好,一个棚最不行也收入1万多元,截止去年我村共修建了110座日光温室,今年计划再修建20座,枸杞计划再连片发展450亩。”正在棚里忙碌的岷县村支部书记杨尕俊说。

“6年前,这里是白茫茫的一片,用瓜州县广至藏族乡移民群众的话来说,到处都是浮土,一脚下去,浮土没过了脚脖子,鞋子不见踪影。再看分到手的田地,不是盐碱大,就是板结重,种子种下去,出苗率低。六年后,这里修起了一栋栋安居房,搭建了一排排日光温室,产出以前想都不敢想的葫芦、茄子、辣椒、西红柿等新鲜蔬菜。”广至藏族乡党委书记陈玮说。

瓜州县是全省17个插花型贫困县之一,有6个移民乡、8.2万移民群众。目前,仍有7468户、29905名群众生活在贫困线以下,部分村组基础设施还十分落后,土地盐碱板结化程度高,实现脱贫致富、过上富裕生活仍然是贫困群众最现实、最强烈的愿望。

瓜州县委副书记、县长张立东说:“我们要把扶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举全县之力,聚全民之智,按照省市‘六个精准’的要求,集中有限资源,最大限度激发全社会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动力,实现由‘大水漫灌’式扶贫向‘精确滴灌’式扶贫转变,打赢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战和大决战。”

实现精准扶贫“挂图作战”

今年以来,按照酒泉市委“深化双联、精准帮扶、责任到人、限期脱贫”的工作思路及“四个六”的总体要求,瓜州县把“扶谁”的问题瞄准在建档立卡贫困户对象上,先后安排组织县、乡、村三级干部3200余人深入全县13个农村乡镇、74个行政村,逐村逐户调查产业状况、致贫原因、收入现状等情况,将人均纯收入低于3000元的农户全部列为扶贫对象。

全县共识别贫困户7468户、29905人,其中,精准确认的帮扶贫困户4277户、19020人,做到了对象精准。

对照全面小康实现程度,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组织千名干部深入开展县情民情大调研活动,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听建议、谈想法、话发展,逐村逐组逐户摸清底数、算清基础帐、增收帐和条件帐,区分类别,对全县6个移民乡、33个贫困村、4277名精准帮扶贫困户,自下而上、逐户确定帮扶目标、发展规划。

按照酒泉市提出的移民乡“442”脱贫时序,结合各乡镇产业发展、基础设施配套等实际,确定到2017年,全县13个农村乡镇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

瓜州县扶贫办主任石金龙介绍,目前,全县各级组织和广大干部将贫困户家庭状况、产业发展、干部包抓情况、包抓措施、减贫目标、脱贫时间、产业培育、帮扶责任等以责任书的形式全部“上墙”,实现了精准扶贫“挂图作战”,使贫困户对远景目标和当前扶贫措施做到了“心中有数”。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