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确实感觉到天更蓝了,水更清了。”山东聊城市鲁西化工集团,投资近4亿元打造智慧化安全管理平台,不仅使企业的排放、环保、安全走在了全国前列,也让周边村庄的村民切实感受到了环境的变化。鲁西化工集团副总经理张雷表示,要做百年企业,公司就必然要承担这样的支出,同时也要承担社会责任。
鲁西化工集团的新作为是山东新旧动能转换力促化工产业安全的一个缩影。山东是化工产业大省,但面临着产业层次不高、企业规模偏小、布局比较分散、安全环保压力较大等一系列问题。为此,山东省从2017年6月开始,在全省开展为期5年的化工产业安全生产转型升级专项行动。
在这场攻坚战中,山东着力在编制规划、制定标准、整治隐患、强化创新上下功夫,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取得初步成效。截至2017年底,全省共关闭转产化工企业558家、停产整顿2109家,占全省化工生产企业的32.8%。2017年,全省规模以上化工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0842.1亿元、利润1803.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0%和20.5%。
省经信委主任钱焕涛表示,“5年专项行动,3年攻坚,2年巩固,用安全生产强力倒逼转型升级,用转型升级全面保障安全生产,山东将从根本上解决化工产业安全问题。”
在专项行动中,山东坚持把编规划、优布局、促转型作为治本之策,编制完成《山东省高端化工产业发展规划》。
在产业布局上,山东集中打造5大产业集聚区:渤海南岸石化产业区、半岛东部化工新材料产业区、鲁南煤化工产业区、鲁西北传统企业转型示范区和黄海临港石化原料集散区。
同时,围绕全省化工6大优势产业,发展高附加值产品,拉长产业链条,提升产业层次和产品档次。对传统焦化、化肥等产业产品,限制新增产能,逐步降低在全行业所占比重,推动产业结构向高端化、功能化、精细化路线拓展。
此外,还制定了新的《山东省化工生产企业评级评价标准》,科学设置了上百项指标,对全省化工生产企业逐一进行评级评价。对评级评价为“差”的企业,设置一定整改期限,整改后仍不达标的,依法依规进行关闭或转产。决不允许安全、环保存在问题的企业“带病”运营。
山东省经信委巡视员王超英表示:“将过去行之有效的一些好的经验做法固化下来,形成能够保证整个化工产业安全发展的制度规范,让行业能够更健康更持续发展。”
山东省安监局副巡视员林东说:“安全是发展的前提,是发展的保障,如果没有安全的保障发展就无从谈起。”
同时山东坚决淘汰低端落后产能。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组织各地进行拉网式排查,实现“一县一册”,并在网站及新闻媒体进行公示,凡不在公示范围内的,一律列为非法企业依法予以取缔,坚决遏制较大及以上事故发生。
政府拧紧安全闸门,企业也在不断夯实主体责任,主动作为。在东营海科化工集团,安全隐患“随手拍”已成员工们的自觉行动。大到跑冒滴漏,小到螺丝松动,都有人随时拍下来,得到及时整改。
有标准,有行动,还需要创新发展。山东坚持创新驱动战略,引导化工企业完善技术创新体系,提高企业创新能力。2017年,新培育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76家,其中化工企业有50家;实施的4904项省级企业技术创新项目中,化工类项目618个。
探索“互联网+”的新模式新业态,促进信息技术与化工产业深度融合。华鲁恒升投资34.5亿元实施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废气排放量减少约52%,年节约标煤15.43万吨,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钱焕涛说,“未来几年,山东将继续严格政府、企业的责任,实现安全生产严峻形势的根本好转,化工生产企业安全标准化建设达标率100%,过剩产能、落后产能得到有效化解、淘汰,高端产能明显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