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黄河三角洲,很多人就会想到石化、橡胶、造纸等重化工业。事实上,从09年黄三角开发国家战略实施以来,这里在改造升级传统产业的同时,也在加速吸引高技术、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落户,新技术正在改写着黄三角的“产业生态”。
据山东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山东新闻联播》报道,秦荣基在垦利经营着一家石油助剂企业,这几天,安排完生产任务后,他都会来到刚建好的甲壳素厂看看。再过些天,黄河入海口地区取之不尽螃蟹壳和虾壳,就会在这里从废料变成价值不菲的甲壳素。
山东凯尔海洋生物科技公司董事长秦荣基介绍:“应用领域是非常广的,包括食品、医药、化工,现在像我们这个规模的国内超不过5家。”
从石油化工到海洋生物,老厂、新厂隔了不到一公里。这一距离看起来不远,可在企业和当地政府眼里,却是一条漫长的产业转型之路。黄三角国家发展战略启动后,如何依托石油积累起"第一桶金",加快产业向高效生态转型,是这一战略的成败关键。
东营市经信委副主任杜树杰说:“资源是有枯竭的时候,但是技术进步是永无止境的,必须通过不断的技术进步,来实现工业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化。”
为企业、高校搭建沟通桥梁,为新兴产业出台优惠政策,在多方力量的推动下,一批土生土长的本地企业迎来了转型升级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