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记者赶到枣庄市山亭区采访,区政府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区里正在对比河南新郑枣产业查找不足,探讨红枣产业的发展新路径。
一个月前,山亭区区长李春英带领班子成员及农业、林业等部门负责人,考察了新郑大枣产业。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新郑有各种类型的红枣产品加工企业200多家,年红枣交易量6000万公斤,年加工红枣量5000万公斤以上,生产枣粉、枣酪、枣精、枣饮料、枣片等品种12大类80多个单品。而山亭区种植大枣6万亩,只是粗浅的原枣加工。大家认识到,组织化、产业化、品牌化程度低是山亭枣产业的短腿,必须拉长拉宽加工链条,推进农旅融合,做成六次产业,才能做大红枣产业。
据介绍,六次产业是日本东京女子大学教授今村奈良于上世纪末提出的,包括作为第一产业的农林水产业,还有食品加工的第二产业以及流通、销售、观光旅游的第三产业,一二三产业加起来或乘起来结果都是“6”。发展六次产业,目的是通过农业从业人员进一步获得二、三产业的加工和流通利润等附加价值,增强农业活力,彻底打通一二三产业传统界限,丰富产业形态,彼此融合发展。
正是在两个月前的市科学发展观现场会上,许多人头次听说了六次产业,而会上峄城石榴抢先在六次产业上“开花结果”的经验,更是让大家开了眼界,也直接触动了山亭此次发力枣产业。
“唯我独尊!”4月19日下午,峄城区委书记刘振学在汇报完石榴产业情况时的结束语,引得与会人员开怀大笑。
睥睨一切因为有了底气。峄城石榴产业牵手诺贝尔奖获得者、“伟哥”之父婓里德·穆拉德博士及王老吉,用5年左右时间发展成为百亿元大产业,成为全国石榴行业名副其实的老大。
峄城有2000多年的石榴种植历史,品质优、面积大。刘振学说,未来石榴产业链条将拉得很长、很宽,石榴苗木繁育、石榴种植、功能石榴汁、石榴食品、石榴茶、石榴酒、石榴精油、石榴化妆品、石榴药品、石榴文化旅游、石榴销售等。
记者注意到,不止是山亭,枣庄很多区市农业开发项目也都在向六次产业靠近。台儿庄区马兰植物园项目总投资3.75亿元,规划面积1.6万亩,主要栽植杜鹃、红豆杉等,目前已种植3500亩,计划5年内建成容纳苗木1500万株的大型生态植物园、全国高端名贵花木基地,创建4A级旅游景区。区委书记王广金告诉记者,除了加工花木盆景,下步建温室大棚时会上马薄膜发电项目。
在枣庄市中区冠宇食用菌基地,记者看到,工业化模式的恒温车间里,双孢菇、杏鲍菇等菌类在流水线上批量诞生。据基地负责人介绍,一期工程年实现销售收入1.2亿元。他们的目标很宏大,除食用菌生产,接下去进行的二期、三期工程,还有科研、食用菌加工、生物有机肥生产,同时,厂房顶棚覆盖太阳能板发电,将产业做到300亿元。
专家认为,目前,六次产业在日韩发展得较好,我省进行的农户+基地+公司也可以算作六次产业的雏型,但六次产业是一二三产业的集成,不是简单的1+2+3,要充分发挥它的集聚融合效应,不仅农民能从产业链延伸中获利,而且能增加就业,壮大县域经济。
据史书记载,枣庄历史上就是瓜果梨枣的重要产地。枣庄因多枣而得名,现在却因石榴出名,客人常问:枣庄,枣在哪里?
山亭和峄城规模化种植大枣,面积10万亩左右,但产业规模小,在全国枣版图上还没有一席之地。人们期待像石榴一样,期待枣庄的枣产业通过六次产业实现突破,让枣庄的城市名片名副其实。
枣庄农业方面的专家表示,六次产业听上去很美,但不能刮风一拥而上,关键要因地制宜,要有地域特色和基础,通过招大引强,把当地的自然禀赋充分挖掘发挥出来,才能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