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西部一些地方政府在产业招商和产业转移过程中暴露出不少问题。比如,过度干预,过分拼政策、定指标,扰乱了市场信号,也带来同质化竞争、低水平扩张、破坏生态环境等乱象
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促进产业转移和重点产业布局调整的政策措施。其中,明确要求引导东部部分产业向中西部有序转移。产业的梯度转移并非新鲜事,过去10多年,从东部沿海向中西部转移的企业与行业越来越多。当前,在宏观层面再推产业转移,倡导营造承接产业转移的良好“硬环境”和“软环境”,政策深意何在?
首先,近年来,受制于营商成本的提高,也因为转型升级的要求,东部发达地区的发展势头趋缓,我国GDP增速“东慢西快”的特点越来越明显,经济的中高速增长要得以保持,中西部地区的战略地位凸显。把区域发展不平衡转化为中国经济梯级发展的有效力量,通过产业转移实现优势互补,通过宏观资源的重新配置带动产业升级,既是当前稳增长的需要,也是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
其次,“产业西进”有了更高的追求。产业转移不仅是原有生产能力的搬迁,更是产业分工深化和产业结构加快调整的过程。因此,中西部不能被动“接受转移”,应在转移承接过程中努力实现产业升级,而且要借力国际合作。此次会议特别提出,要在西部地区建设向西开放产业平台,支持优势企业到境外开拓市场,这意味着“产业西进”作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重大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打造中国向西开放的前沿阵地的重大使命。
集多重目标于一身的产业转移战略宏伟可行,但真正实施起来,还有许多难题要面对克服。
今年4月,李克强总理在重庆万州考察一家电子商务公司时,企业负责人介绍,公司原址设在北京,但在北京一个劳动力的成本已经涨到每月8000元,有时竟还招不到人。而在万州,一个劳动力的成本还不到每月3000元。他还说,“万州劳动力成本虽然低,但基础配套设施等比北京还是差许多。如果配套设施都建起来,我有信心在两年时间里,从目前3000多名员工的规模,扩展到上万人,可以把业务拓展到国外市场。”
在本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举了这个例子,告诉人们,中国的产业转移潜力巨大,但市场在哪儿、空间有多大,企业最清楚;另外,相对东部沿海地区,虽然中西部地区有劳动力数量、人力成本以及资源禀赋等方面的优势,但与产业相配套的软硬件严重不足可能会在很大程度上抵消这种优势。因此,产业转移要坚持市场主导,尊重企业意愿,政府的主要任务是为产业和企业转移创造有利的营商环境。
这样的警示当然是有的放矢。目前,中西部一些地方政府在产业招商和产业转移过程中就暴露出不少问题。比如,过度干预,过分拼政策、定指标,扰乱了市场信号,也带来同质化竞争、低水平扩张、破坏生态环境等乱象。此外,转移到中西部地区的产业的发展也并非都一帆风顺。由于招商服务“两张皮”,原来的基础配套体系与转移过来的产业衔接不力,导致这些产业的转移成为没有产业链的“孤军深入”,企业发展受到制约。更有甚者,有些地方还对外来企业“关门打狗”,令企业心寒,也坏了当地的名声。
因此,在推进“产业西进”的过程中,厘清和重塑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很重要。企业扮演什么角色,往往取决于政府扮演什么角色。政府乐于拿政策、土地优惠做诱饵,企业就会挖空心思钻政策空子而无心进行产业升级,政府代替市场决定谁应该得到发展所需的生产要素是产业转移之大忌。环境的营造也非常重要。产业是一个复杂的生态体系,对外迁企业来说,地价、工资便宜固然有吸引力,但他们更看重产业链条、金融服务、人才储备、行政效率等,因为这些因素才是转移产业能够很快形成生产力的关键所在,正是在这些方面,政府大有可为。通过“看不见的手”引导并推动东部部分产业向中西部转移,通过“看得见的手”提供让企业乐于追求产业升级的环境,将大大增加中西部地区对产业转移的吸引力和承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