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春风一吹,满地的野菜长了起来,周村经济开发区北谢村村民徐统珍一大早就来到离家不远的一片空地旁挖起了野菜。可细看去,与这片野菜地仅一墙之隔的正是周村化工龙头企业山东宏信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顺酐园区,“这要是放到前几年,别说遍地里寻不着几颗野菜,就是看见了也不敢挖来吃啊,都说有毒!”徐统珍大姐说,“如今不怕了,过去呛人的气味没有了,在厂子里干活的亲戚说现在都搞绿色环保,眼瞧着地里又肥又绿的野菜多起来,又可以在自家附近吃上野菜了。”
尾气排放达到国家废气排放的二级标准GB16297-1996,污染物去除率达99.9%,年产蒸汽2.8万吨,年创造经济效益540余万元……这就是位于周村经济开发区内宏信顺酐园区新建成运行的顺酐尾气蓄热焚烧项目一期工程所带来的环境与经济效益。该项目的建设是省内同行业中的第一家,对发展“绿色化工”、推进循环经济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
走进宏信顺酐园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该园区主打化工产品顺酐的生产基地,近年来,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生产设备的更新换代以及科研技术的不断提升,顺酐产量逐年增加。在给企业带来丰厚经济效益的同时,具有强腐蚀性和酸性异味的顺酐尾气也随之大量产生,如何解决处理尾气排放、避免污染环境这一难题呢?宏信公司经过近一年的研究、筹备和施工,成功建设顺酐尾气蓄热焚烧项目。通过将生产顺酐时产生的尾气沿激光焊接复合管引入尾气氧化器,实现高温氧化分解生成无毒害气体并通过蓄热方式减少热量损失,副产2.0MPa蒸汽达3.5吨/小时,产出的蒸汽并入顺酐蒸汽管网,作为能源进入最初产品生产阶段循环使用。随着该项目一期工程的建成投产,“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循环生态链已渐成形,实现了能源的循环利用、毒害气体“零排放”及废弃气体的减量排放。
有了好的工艺,建成了循环经济产业链,更要快马加鞭增产达效。今年,宏信公司新上年产4万吨顺酐项目,计划8月份竣工投产,预计可实现年销售收入4亿元,利税7000万元。产量上去了,配套尾气处理能力也得跟着提上来。日前,顺酐尾气蓄热焚烧项目二期工程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工程全部建成后,将年增4.5MPa蒸汽4.8万吨,年处理尾气7亿立方。
近年来,“绿色化工”开始走进人们的视野,所谓绿色化工,就是指在化工产品生产过程中,从工艺源头上就运用环保的理念,推行源消减,进行生产过程的优化集成,废物再利用与资源化,从而降低成本与消耗,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和毒性,减少化工产品对环境的不良影响。绿色化工的兴起,使化学工业环境污染的治理由先污染后治理转向从源头上根治环境污染。周村经济开发区作为全区经济发展的先导区和精细化工产业聚集区,积极探索“绿色化工”之路,以节能减排为突破口,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立节能减排工作“约谈”制度,加强源头控制,杜绝能耗高、有污染项目进区发展,鼓励并引导园区重点化工企业向绿色环保、节能高效的方向发展,逐步实现污染物末端治理向循环经济和集约型生产方式的转变。“绝不以牺牲环境作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必须要走出传统的高污染、高产值的增长方式,坚持以资源消耗少、经济效益高、污染排放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为目标,在实践中解难题,走出一条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双赢”的道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陈安平表示。
伴随着“十二五”规划的脚步,节能降耗、循环增效在开发区企业中悄然进行。据了解,今年以来,园区内凤阳彩钢板公司设备节能改造和用电设备改造、华安新材料有限公司液氯集中加热汽化改造和二氟甲烷凝水闪蒸系统改造、齐鲁华信高科氨氮废水处理、周北热电脱硫除尘以及山东宏信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顺酐尾气蓄热焚烧等项目纷纷上马,进展顺利、成效明显,园区循环经济初具规模,正朝着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和谐统一快速靠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