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前身是禹城高新区,1999年启动建设,2015年9月,经国务院批复晋升国家高新区,成为全省唯 一一家设在县级的国家高新区。核心区面积6.89平方公里,规划控制面积54.47平方公里,是国家高技术(生物)产业基地核心区、全国百佳科学发展示范园区、中国产业园区成长力百强、中国产业园区创新力百强、山东省蕞佳投资园区。
产业特色鲜明。作为省内蕞年轻的国家高新区之一,近年来,德州高新区立足双招双引、产业发展等主责主业,深度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省会经济圈和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培植壮大了医养健康、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三大主导产业,并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了3+X特色产业体系,其中,医养健康产业主要产品功能糖年综合产能130万吨,占国际市场的35%,国内市场的80%;低聚木糖、木糖醇等产品生产能力世 界第 一;低聚糖亚洲第 一;大豆深加工、玉米深加工等企业内外部循环产业链已初步形成。高端装备产业涵盖新能源汽车、风电整机、工程机械、智能数控机床等众多门类产品。新能源主要涉及污泥发电、太阳能发电、风电、生物质发电等领域;新材料产业主要涵盖梯度硬质合金、碳碳复合材料、石墨烯、钛合金等高端金属结构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先进高分子材料以及前沿新材料。先后获批全国第二批科技服务业区域试点、国家生物制造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业标准化试点。2020年12月29日,德州高新区被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确定为国家绿色产业示范基地,全国共31家,全省唯 一一家。
交通区位优越。高新区地处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和山东省“一圈一带”(省会城市群经济圈、西部经济隆起带)战略叠加区,南依济南40公里,半小时可达济南高铁站和遥墙国际机场;北距北京350公里,乘坐高铁半小时到天津,1小时到北京。4条铁路(京沪、京沪高铁、济邯、太青)在此交汇,2条高速(京台、青银)和3条国省道(308国道、101、316省道)穿境而过,太原至青岛客运专线设有禹城东站,立体便捷的交通网络,为高新区融入开放发展格局奠定了坚实基础。
功能配套完善。区内全部实现“九通一平”,管网双向排水、雨污分流,水电汽暖供应充足,年供电16亿千瓦时、供热400万吨,日供气300万立方,日供水能力3万立方。拥有省级以上创新平台73家,科技经费投入年均增长率保持在20%以上,2020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9家,新获批市级以上创新平台16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51.3%,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8%。创新采用PPP、EPC+F、产业基金等“+园区”方式,建成高新区专业园区7处、镇街分园10处,打造全域科技产业成果转化承载平台,形成了落户企业多、建设速度快、项目质量好、集聚效应强的多赢局面。
目前,德州高新区开启了全面加快“三次创业”的新征程,立足创建国家绿色产业示范基地,围绕打造现代产业、招商工作、科技创新、对外开放、精品服务、协同配套等六大体系,抓基础、补短板、开新局,统筹高新区、化工园区和镇街产业园发展,强化双招双引、高企培育和科创平台建设,持续优化基础配套、改进营商环境,凝聚全市资源力量推动高新区跨越发展,全力打造鲁西北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