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切换
新闻
经济半年报“蓝高新”产业强势领跑
2015
08/09
22:52

作为国家“新区战略”中的第九个新区,青岛西海岸新区成立以来,项目建设与经济发展快速起步并不断加挡提速。在刚刚过去的上半年,新区交出了一份可圈可点的“半年报”: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两位数”增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28.1亿元,增长10.1%;海洋生产总值实现290亿元,增长15%。市区重点产业项目开工在建162个,新认定的亿元以上开工项目63个、竣工项目24个。405个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开工在建280个,完成投资59亿元。目前,青岛西海岸新区已集聚百亿级大项目12个,总投资额超过2500亿元,今年各类重点项目将实现开工421个,竣工213个,投产28个,完成投资800亿元以上。

■关键词:大手笔

青西新区集聚12个百亿级项目

《长城》,中国投资最大的好莱坞影视大片,目前正在新区的灵山湾影视文化产业区内拍摄,这是该产业区接拍的第一部好莱坞顶级巨制。而正在建设的总投资500亿的青岛东方影都项目,将在这里打造“东方好莱坞”。同样落户该产业区的惠普软件全球大数据应用研究及产业示范基地项目,投资220亿,将为全国提供大数据服务。

在古镇口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投资70亿元的东方时尚中心项目落户于此,该项目将打造研发设计、培训、展示于一体的“亚洲时尚发布中心”。投资101.7亿元的中国北方(青岛)国际水产品交易中心和冷链物流基地项目将于2020年建成,年交易额达到600亿元。

而刚刚签约落户新区核心区的中铁·青岛博览城项目再次将新区开发建设推向一个新高度,该项目总投资500亿元,将建设东亚国际展览中心、东亚国际会议中心、国际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国际会展配套商务中心、国际海滨医疗养生中心、国际海滨旅游购物中心、海滨森林公园运动中心、高铁新技术研发中心等“八大中心”。

不难看出,在新区版图上,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青岛前湾保税港区、青岛董家口经济区、青岛中德生态园、青岛古镇口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青岛灵山湾影视文化产业区、青岛西海岸国际旅游度假区、青岛海洋高新区、青岛现代农业示范区等9大功能区正以项目引进和建设为抓手,成为支撑带动新区全域开发开放的主力军。据悉,目前青岛西海岸新区已集聚百亿级大项目12个,总投资额超过2500亿元。

■关键词:大升级

紧抓“蓝高新”,新区产业强势转型

据悉,为了加快推进项目的引进与建设,新区发布十大产业政策,囊括产业基金、投资贸易、项目用地、人才特区、科技转化等方面。围绕“提升六大支柱产业、培育十大新兴产业、打造六大特色产业集群”三条主线,西海岸新区今年将滚动推进675个重点项目,投资总额超过4000亿元。其中,年内实现开工421个,竣工213个,投产28个,完成投资817亿元以上;新签约注册内外资重点大项目不低于10个,累计总投资约300亿元。包括工业机器人在内,蓝色、高端、新兴产业已成为西海岸新区经济转型升级的发力点。

上半年,青岛西海岸新区又一个高端产业项目 —— 斯图工业机器人项目投产。该项目采用德国斯图加特航空自动化公司在中厚板焊接方面的领先技术,主要生产工业机器人领域中技术含量高的焊接机器人,可应用于汽车及零部件、海洋工程、石油装备等领域,并围绕制造业向工业4.0升级,提供焊接系统解决方案。

在中德生态园,引自德国的“被动房”建筑正在筹划建设,该项目依托节能设计,综合利用太阳能、新材料、循环系统等技术,可通过自然收集和散发热量来调节室内环境。借助被动房建筑,中德生态园内将规划上千亩的被动房产业园,吸引上百家企业入驻,形成包括设计、施工以及相关设备的制造、生产和销售在内的整条产业链。

海洋经济是国家赋予西海岸新区的发展主题。现在,越来越多的海洋产业项目落户到这里。前不久,山东海洋工程装备公司把总部设在光谷产业园,并成立海洋工程装备研究院,研发国内新一代石油开采平台,目前四座平台正在建造之中。

■关键词:大平台

项目集中开工,集聚西海岸助力发展

据了解,青西新区聚力项目引进。比如,7月30日15个重点项目在青岛开发区隆重开工,项目总投资140亿元。其中包括投资2000万美元的住野精密制造项目、投资30亿元山东高速西海岸智慧物流产业园项目和投资5亿元的新兴联合国际总部项目等15个重点项目,涉及“互联网+”、航运物流、装备制造、信息技术、生命健康、总部经济等多个领域。这些项目将进一步助推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落实国家“互联网+”行动计划,促进其转型发展。

下半年,青岛开发区将再开工建设17个产业项目,包括中俄直直升机、南车高铁配件、太平货柜冷藏箱、旭天创新创业科技园、奥戈瑞采购中心、山东乡邻小站电子商务、超银学校、中国电信青岛数据中心、华能信息产业基地、智能装备产业园、计世传媒等,涉及投资超过120亿元。

据介绍,开放是深化改革的动力,开放包括了思想、经济等各个领域的开放。新区将把融入“一带一路”作为新区扩大开放的最大机遇,着力构筑“五大平台”。构筑海洋经济合作平台,加快东亚海洋合作平台和中德生态园、中韩贸易合作区等国际合作园区建设;构筑港口联通平台,加快前湾港和董家口港两个国际大港转型升级,拓展港口腹地,提升国际中转功能;构筑深远海开发保障平台,提升海西湾国家级船舶与海洋工程产业基地,建设董家口大宗商品和战略物资储运中转基地;构筑资金融通平台,突出“产金融合”特色,建设区域性财富管理中心;构筑文化旅游互通平台,加快建设陆海丝绸之路文化展示体验区,创建国家级特色文化产业示范区、国家级特色文化产业带。

■关键词:大变革

重点落实88项改革试点,推进十大创新

无改革,不新区。西海岸新区在全国率先全面取消社会投资类项目前置审批,率先实现“三证合一”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创新“一地多用”土地综合管理体制,创新综合行政执法……新区以一项项改革拉开了国家级新区建设的大幕—— 建立起改革“总台账”,重点落实中央和省市赋予的88项改革试点,着力推进“十大创新”。2015年,将“落实提升”作为新区建设的主题,抓改革促创新,坚持问题导向,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积极争取新试点,聚焦突破8个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42项改革。

一地多用,促项目落地

东方时尚中心项目,是综合用地改革的第一个受益者。中纺亿联开发投资公司CEO李鑫介绍说,东方时尚中心要建设的项目性质很宽泛,有设计师酒店、双层公寓、艺文中心、会议培训、博物馆、时尚学院、城市T台、海上秀场、住宅、写字楼,等等。既有商业类的,也有公益类的;既有住宅类的,也有研发类的;既有商务类的,也有教育类的……“按照过去的规定,我们曾探讨过不同类别的建筑分别拿地,但发现那样就破坏了项目的整体性,因为按照整体设计,这些类别的建筑是穿插的。没有这个制度的改革,我们的项目可能就难产了。”李鑫表示。

据悉,目前东方时尚中心项目已顺利拿到了规划许可证。笔者看到,许可证上对时尚展示、精品酒店、商业、大师工作室和会所等功能都给出了明确的混合面积数额。

先试先行,打出新政“组合拳”

“新区作为国家级新区更是坚持先行先试、大胆改革。目前,我区保留的前置审批事项由之前的387项压缩到30项。”青岛西海岸新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从去年10月份开始推行“先照后证”制度改革,将344项前置审批改为后置,仅保留37项前置审批。青岛西海岸新区通过深入实施商事制度改革,简化审批流程,激发市场活力,通过“先证后照”办证实现由难到易,通过加快审批流程办证实现由慢到快三力齐发,新区市场主体节节攀高,今年上半年,新区新增市场主体17097家,其中从业人数增长658.54%。

“可以这么说,新区一天产生百余个老板,主要呈现三个特点,外来人员注册的多,服务行业注册的多,自己创业注册的多。”该负责人介绍,各类市场主体呈现“井喷”式发展,无论是市场主体的总量还是增速,在全市遥遥领先。

“五一”前,新区制定发布了“新区新房新政”11条,打出了一套组合拳,新建商品房成交量环比增长40%以上,社会反响非常好。创新金融服务,规划建设西海岸“金融街”、“财富岛”,筹建黄海银行、西海岸银行,开拓财富管理、融资租赁等金融领域。

赋权加放权,“融合”增活力

在新区,常说“吃饭靠功能区、睡觉靠街镇”,意思是功能区主要负责经济发展,街镇主要负责社会治理。新区将对功能区“赋权”,对街镇“放权”,推动功能区和街镇“融合”。

“赋权”,就是保障决策权,赋予功能区新区经济管理权限;扩大审批权,把涉及经济发展的行政审批权限交给功能区,目前已经梳理出173项;下放人事权,赋予功能区处级及以下干部任免管理权限;实现“功能区的事功能区办”,鼓励支持功能区自主决策、自主审批、自主建设、自主创新、自主担责,把各大功能区打造成新区建设主战场、开发开放主阵地、经济发展主力军。

“放权”,就是向街镇简政放权,明确街镇法定职责和管理权限,下放事权、财权、人事权,提高街镇服务保障功能区发展的能力。

“融合”,就是调整部分街镇区划,实现各大功能区规划范围和所在街镇边界闭合,推动功能区与街镇融合发展。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