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切换
新闻
山东菏泽打造牡丹产业之都
2015
12/30
16:42

记者近日从2015菏泽牡丹年会上获悉,菏泽市将利用互联网平台通过创新金融介入等方式,打造以牡丹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产业核心集聚区,促进牡丹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由“中国牡丹之都”向“中国牡丹产业之都”跨越。

山东菏泽市是享誉世界的中国“牡丹之都”。据介绍,2012年实施牡丹产业化以来,该市通过科学施策,使牡丹种植面积每年均增10万亩以上,牡丹种植面积已达60万亩。新增成方连片1000亩以上牡丹种植基地32个,创建1000亩以上“牡丹种植专业村”37个,万亩以上“牡丹种植专业镇”2个。牡丹种植基地保存率100%,牡丹种植由三年“脖子长”问题缩至二年,提前一年实现了收益,进入收获期牡丹达10万亩,产量4000余吨,牡丹种植实现了规模化、标准化、基地化发展,走在全国前列。

菏泽市副市长任仲义介绍说,菏泽始终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牡丹产业的重要支撑,先后与10多家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成立了国内首家“中国牡丹应用研究所”、“中美牡丹生物科技研究院”、“油用牡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科院·尧舜牡丹院士工作站”,全市牡丹科研机构达到19家。全市拥有牡丹专利30余件,国际领先科研成果10余项,由尧舜公司主持制定的《〈牡丹籽油〉企业标准》成为国家行业标准。同时相继开发出牡丹籽油、牡丹日化品、牡丹酒等系列产品100多个,产业链条不断拉长,牡丹由过去单一的观赏、药用,向医药、食品、化妆品、观光旅游等多个领域延伸,逐步走上了深层次、多领域、全方位、链条化开发的综合利用之路。

“牡丹产业是一个新兴产业、朝阳产业,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发展牡丹产业,从国家层面来说是维护粮油安全的需要。我国食用油目前60%以上依靠进口,已超出国际安全警戒线。牡丹籽油出油率达到20%,每亩可产牡丹籽油150斤左右。对于地方经济发展来说是一个富民、富财政的产业。”任仲义说。

《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牡丹是一种多年生小灌木,一次栽植,多年受益,可以40年不换茬,结籽盛产期为5至30年,产籽寿命可达60年以上,盛产期每亩产籽量400公斤以上,是种植其他常规农作物的5倍左右,是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特别是随着牡丹深加工技术的不断成熟,所含的多种有益成分正逐步被发现和开发,牡丹产业正加速向二产、三产的多个领域延伸。

据专家统计,1吨牡丹籽,可实现经济效益50万元。按至2020年菏泽市发展油用牡丹150万亩的计划测算,以牡丹为原料的相关产业链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年产值将超过1200亿元,实现利税360亿元、增加地方财政收入80亿元以上。从生态效益来说,产品的整个产业链,加工过程当中都是环保的,没有一点废弃物,基本上无污染,能有效破解资源约束和环境约束,弥补工业企业生产的环境破坏,符合新型工业化发展的要求。

为了适应新形势,菏泽市将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一良好平台,加速培育“互联网+牡丹产业”经营主体,促进“互联网+牡丹产业”产销对接,健全“互联网+牡丹产业”支撑服务体系,拓宽牡丹产品销售渠道,促进互联网与牡丹产业深度融合。

与此同时,通过创新金融介入方式,引进金融资本解决牡丹产业资金制约瓶颈。任仲义透露,将与浙江舟山大宗商品交易所合作,积极推进菏泽牡丹籽上市交易。与福建乾元金融控股集团合作,建设牡丹林权流转交易平台,探索牡丹林权按揭、P2P等模式,利用金融资本解决菏泽市牡丹产业发展资金不足问题。与中国林业产权交易所合作,建立牡丹产业化发展基金,以牡丹种植基地为项目载体和基础,促进牡丹产业化开发与发展。

任仲义说,“十三五”期间,菏泽市将紧紧围绕“十百千万”工程,以培育打造千亿级牡丹产业、扶持和带动万户贫困家庭脱贫致富的目标,着力促进牡丹产业上规模、上档次,将牡丹产业打造成菏泽特色支柱产业,成为继能源化工、生物医药、机电设备制造、农副产品加工、商贸物流五大主导产业之后的第六大主导产业。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