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改项目导向计划是山东工业企业发展的风向标,是实施产业宏观调控的导向仪。每次发布会后,不仅金融系统,其他很多部门也都积极向我们了解项目情况。”山东省经信委副主任李莎在26日举行的2016山东企业重点技术改造导向计划项目推介会上表示,山东技改项目导向计划已成为各大行业观察宏观经济动态、捕捉微观投资机会的重要平台,备受欢迎。
当日,山东发布了2016年工业技改项目导向计划,推介924个项目,计划总投资2824.7亿元,716个项目有贷款需求,拟申请贷款1209.4亿元。
据了解,2015年,山东共推介重点技改导向计划项目1138项,有590个项目与银行达成贷款意向467亿元,已落实307亿元,有效缓解了企业融资困难。
目前,这批项目已累计完成投资1447亿元,有474个项目建成投产,还有561个项目正在建设,累计完成投资821亿元。预计今年将会陆续完工。
据李莎介绍,这些项目覆盖了全省工业重点领域,整体水平高,产业关联强,市场前景好。项目达产后,预计年增销售收入6056.7亿元、利润784.3亿元、税金379.8亿元,创节汇近70亿美元。
“今年的技改项目坚持扩大有效供给与化解过剩产能相结合,从提高产品功效、性能、适应性、可靠性和外观设计入手,在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上下功夫,推出了900项、计划总投资2783.4亿元的项目,分别占计划总数的97.4%和98.5%,项目包括本色环保造纸、定制高端式服装、健康个性化家具、新型高档陶瓷、复式数字化农机等符合消费升级方向的中高端产品。”李莎透露,今年筛除了钢铁、煤炭、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炼油、轮胎等行业的低水平重复建设、生产能力已过剩或有过剩趋势的项目。
围绕“中国制造2025”,山东把高端装备制造、信息技术、新材料、医药等行业作为重点导向的新兴产业,优先选择了412项具有产业基础和发展潜力的项目,总投资1043.6亿元,分别占计划总数的44.6%和36.9%。
还推出了一批“蓝黄两区”和“一圈一带”重点区域的重点项目。其中,蓝色经济区项目295项,总投资961.6亿元;黄三角地区项目118项,总投资544.6亿元;省会城市群项目313项,总投资1161.4亿元;西部隆起带项目491项,总投资1351.4亿元。
“各县市区都有一些特色优势产业项目入选,将促进山东产业高地梯次而起,东中西部协同发展。”李莎告诉经济导报记者。
人民银行济南分行副行长肖龙沧在当日的推介会上表示,山东各级金融机构将加大对技改项目的支持力度。
“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大,借款难、贷款难并存的矛盾突出,持续20年的山东重点技改导向计划项目推介,已成为银行找寻好项目的重要渠道,有利于盘活信贷、优化存量、化解风险。”肖龙沧表示。
据肖龙沧介绍,金融机构将对重点技改导向项目简化审批流程,支持两化融合项目、节能低碳项目、循环经济项目等绿色信贷项目,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服务性产业等行业项目。做好化解产能过剩项目的金融服务,有辅有控,发放定向贷款、并购贷款、延长贷款期限,支持企业兼并重组。拓宽技改企业融资渠道,支持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直接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