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着力打造海洋+发展平台,启动技术创新引擎,引领海洋产业大潮涌动,经济转型借势攀高。
深蓝渔业科技创新联盟昨天在青岛成立,联盟由中国首个国家级海洋实验室和中国水科院发起,30多家单位加盟。将针对近海养殖密度对水产品品质和海洋环境影响等问题,谋划转身向外,突破关键技术,构建协同创新机制,构建“产学研金”产业化平台,引领我国第六次海水养殖浪潮。
农业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副局长李书民表示:“形成多学科,多部门联合的这样一个创新的优势,这样就打破了地域、行政的一种界限,可以发挥各自的优势。”
而前不久海洋领域唯一国家重大仪器研制项目,由中科院院士吴立新主持的“智能浮标”项目也在青岛启动。
中国科学院院士吴立新说:“它实际上是一个目前我们在移动平台里面最先进的这样一个设备,同时也是在海洋综合环境观测上面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载体。”
“智能浮标”致力透视海洋状态、过程和变化,使其成为“透明海洋”,目前全球最先进的浮标只能观测到海下2000米,世界大国纷纷向2000米+的深海大洋延拓,“智能浮标”将助力中国抢占制高点,提高国际话语权。
中国海洋大学副教授陈朝晖告诉记者:“假如有10套以上的智能浮标的话,我们可以在一个区域同时对卫星进行组网,在一个特定的海洋过程或者是海洋现象进行系统的观测。”
瞄准世界顶尖,打造海洋科技高地,如今,青岛聚集了全国30%的海洋科研机构、70%以上的涉海两院院士,承担国家“863”、“973”海洋科研项目中的55%和91%,国家级海洋创新成果奖占全国一半。到2020年,科技进步对海洋经济贡献率达70%,海洋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2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