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山东省经信委获悉,通过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山东新兴产业、传统产业和过剩产能三大领域有进有退,产业结构调优趋高。
新兴产业领域,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山东省经信委主任钱焕涛介绍,目前我省高端装备制造业快速崛起,轨道交通主营业务收入居全国第1位,智能制造装备、海工装备、高档仪器设备等行业居全国第2位;功能陶瓷、高性能纤维、高分子材料、特种金属等新材料行业优势凸显,一批新型海洋医药中间体等高附加值产品走向市场;物联网、云计算、新一代移动通信、集成电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加快布局;新能源汽车、太阳能光热建筑一体化等快速推广。
2015年,山东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32.5%,较2013年提高2.3个百分点;高端装备、现代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等4大新兴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36万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22.8%,较2013年提高2.2个百分点。
传统产业领域,加快向终端、高端延伸。纺织服装、地方炼化、轮胎、有色金属、农机、造纸、家电、家具、建筑陶瓷等传统产业,产业链、价值链不断向高附加值、绿色低碳和消费终端延伸,涌现出了本色环保型造纸、智能节能型家电、定制高端服装、健康个性化家具、绿色环保轮胎、新型高档陶瓷、复式数字化农机等一批引领消费升级产品,中高端产品的比重明显提高。
2015年,纺织服装等上述9大传统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96万亿元、利税2521.5亿元、利润1667.5亿元,分别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20.2%、17.9%、19.4%,较2013年分别提高0.2、0.4、1.4个百分点,利税、利润增幅均高于主营业务收入增幅。
过剩产能领域,低效落后产能有序退出,水泥熟料、电解铝、平板玻璃、地炼、轮胎等行业均提前或基本完成2017年的化解目标任务。“十二五”以来,全省1786户企业按计划或主动实施淘汰落后产能,企业户数是国家下达任务的3倍。累计淘汰水泥8522.5万吨、炼铁1450.56万吨、炼钢574.3万吨、火电441.6万千瓦、煤炭610.2万吨,分别是国家计划的156%、119%、155%、425%和180%。
淘汰落后产能的同时积极化解过剩产能。2015年,全省水泥熟料产量8178万吨,比2013年减少718万吨,提前完成了方案中提出的熟料产量控制在9000万吨的目标;电解铝产能934万吨,基本完成2017年控制在900万吨的目标;平板玻璃产量7346万重量箱,比2013年下降11.29%,提前完成产量控制在8000万重量箱的目标;地方炼化淘汰省内落后装置40套、产能3330万吨,提前超额完成2017年淘汰1200万吨的目标;轮胎行业共淘汰斜交工程胎产能265万套、普通斜交胎产能570万套,子午化率由2013年的85%提高到2015年的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