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国家旅游局官方网站获悉,打造十大文化旅游目的地品牌与发展全域旅游,是当前山东旅游工作的两大战略重点和发展方向。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科学配置资源,相互借力发展,是山东省提升旅游综合竞争力,加快建成旅游强省的必由之路。
十大文化旅游目的地品牌是全域旅游的灵魂和高地。发展全域旅游,不单要扩大规模,推动旅游从景区向全域突破,还要用文化塑造形象,丰富内涵,打造高地。从全省看,“好客山东”文化旅游品牌为山东旅游注入了灵魂,但作为一个文化特色、资源禀赋、内部发展条件有较大差异的省份,全域旅游不能一个色彩,一片平地,色彩斑斓又群山争峰,才能保证竞争力和生命力。十大文化旅游目的地品牌,顺应了城市是相对独立的旅游目的地发展规律,以文化为引领,张扬个性,构建了山东全域旅游的绚丽色彩,这是山东省发展全域旅游的创举和特色。
打造十大品牌需要突出文化核心,强化项目和氛围支撑,构建起品牌文化的展示平台。一是聚焦重点项目。项目是品牌的硬实力,把经典文化转化成旅游产品是一项艰巨的文化工程,必须坚持高点定位,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借助国内外优秀智力策划创意。总体来看,除东方圣城、平安泰山、泉城济南、黄河入海等几个资源依托型品牌,不少品牌还没有形成骨干项目。对这些品牌来说,当务之急是突出主题文化,在每个品牌下确定几个重大文化旅游项目,比如在齐国故都临淄策划建设稷下学宫等,推出配套政策并尽快开工建设,通过做实项目打造品牌硬实力。再就是营造文化氛围。任何一个有生命力的旅游项目都需要文化的浸润,没有文化氛围,品牌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要把标志性项目建设与文化氛围的营造结合起来,通过建筑、民宿、民俗等传统文化元素的注入,形成以项目为核心,渐近渐浓的品牌文化氛围,让游客置身其中,身临其境。
发展全域旅游,拓展空间、增加供给、丰富业态固然重要,但基础环境、基础设施的打造和建设更重要。没有清新的空气、清洁的水和满眼的绿色,全域旅游无从谈起。要切实保护好青山绿水这个全域旅游赖以发展的外部环境,加强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建立秩序井然的全域旅游环境。除上述旅游基础环境,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也是全域旅游发展的重要标志。进入全域旅游、大众旅游时代,外来游客在有的城市甚至超过了当地人数量,这就意味着,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必须把外地游客的需求也充分考虑进去,通过加强交通标识、旅游厕所、信息咨询等服务设施建设,让外地游客有归属感。
十大品牌和全域旅游以不同视角推动旅游开放发展,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但又相互联系,互为补充。不难发现,打造十大品牌,同样需要旅游环境和服务设施的支持;发展全域旅游也绝不能丢掉文化。为此,要着力推进规划融合,在全域旅游发展中充分体现文化主导;在十大品牌建设中,则要统筹重点项目和大众化旅游项目开发,统筹旅游交通、旅游集散等基础设施配套。同时做好借力发展,把国家、省支持全域旅游发展的各项政策优先安排在十大品牌的核心区域,支持先行先试,让这些地区形成对全域旅游的示范和辐射带动效应,最终实现十大品牌与全域旅游一体化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