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炼发展起源于1998年我国石油石化行业宏观调整,中石油、中石化两大公司业务重组,整顿结束后,加工能力在100万吨/年以上的炼厂大多划归两大国有石油公司,而100万吨/年以下的小炼油企业选择保留了82家,成为“地炼”。
曾几何时,地炼只是国内炼油行业无足轻重的“小舢板”,在人们的印象中,地炼装置规模小、油品质量不好、污染排放量大。但是随着近几年的发展,在我国炼油市场中,地炼正逐渐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地炼已成为我国油品市场不可忽视的供应方。
目前,中国的地炼企业大部分集中在山东,山东地炼企业的原油一次加工能力高达13896万吨/年,占到全国炼化产能的20%。据英国《金融时报》称,中国地炼的炼化总产能可以占到全国炼油总产能的1/3左右。中国地炼企业的炼化能力,足以和国有石油公司抗衡,并非我们想象中的“小”公司。
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地炼获得原油进口权和使用权,地炼生产的油品质量不断提升,下游贸易商、油库、物流仓储企业、加油站,未来都不可避免的需要越来越多地跟地炼打交道,特别是山东地炼企业。
东明石化是我国地炼民营企业的典型代表,作为全国能源经营牌照最全的民营炼油企业和菏泽市的龙头骨干企业,东明石化积极响应“去产能”要求,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扩能改造配套设施,从根本上提升成品油质量,利用中国(独立)炼厂石油采购联盟等海外贸易平台,在国际化转型发展中迈出了关键一步,同时,也为山东乃至全国诸多地炼企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淘汰落后产能装置企业“轻装上阵”
2016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快新旧发展动能接续转换”。他强调,发展新动能,既要培育发展前景广阔的新兴产业,也要化解淘汰过剩落后产能、运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不仅立足国内市场,也要主动参与国际竞争,抓住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积极培育对外开放新优势,拓展发展空间。
山东省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山东下决心推动钢铁、煤炭、水泥、有色、船舶、玻璃、轮胎、地炼等行业去产能,实施化工产业搬迁改造和结构调整攻坚战。
2017年3月5日,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了今年去产能目标,并提出预计通过5年努力,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工作取得重要进展。
如何“去产能”,寻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加减法”,成为摆在地炼企业眼前的一件大事。对此,东明石化集团主席李湘平指出,东明石化始终秉承稳健经营原则,加快转型升级步伐,优化产业结构,坚持“淘汰一批、提升一批、建设一批、规划一批”的产业转型升级理念。
自2015年来,东明石化逐步淘汰了一大批落后产能装置,卸掉了伴随企业多年的“包袱”,企业得以轻装上阵,提高设备安全环保水平的同时,也提升了运行装置的本质安全和环境保护水平。这些装置的淘汰、停运,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的产能,但是从另一种角度来说,这也是一个去粗取精的过程。
“在国内炼油产能过剩的大背景下,任何一家有担当的、讲担当的民族企业,都应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和义务,坚决执行国家政策。”李湘平讲到。
严守环保、质量和安全三条地炼“生命线”
在国家放开原油进口市场后,成品出口市场的放开也初见端倪。石油化工行业的上中下游各环节都面临市场化改革。供给侧改革在国家层面已经发力,石油化工行业自身也积极作为。
在李湘平看来,原料只是影响企业发展的一个方面,未来真正决定炼化企业生死的还是要归结企业“内功”:环保、质量和安全这三条“红线”。如果企业在这三方面投入不足或技术落后,必然走向破产倒闭。
近年来,东明石化在油品升级上做了大量工作。投资数十亿元,建设产品质量升级系列项目,包括年200万吨柴油加氢改质和1万标方/小时PSA制氢等三套新建装置,以及年250万吨柴油加氢等现有四套装置的技术改造和厂区间系统管廊、配套设施的扩能改造。2015年7月1日,东明石化国Ⅴ柴油试生产成功。目前,东明石化的所有汽柴油全部在2016年1月1日前达到了国Ⅴ标准。
在提高企业的产品质量和环保水平方面,东明石化可谓“不惜血本”。为获得进口原油使用权,按照规定,东明石化淘汰自有落后炼油装置350万吨/年,淘汰兼并重组炼油装置250万吨/年。
抢抓“一带一路”机遇,东明石化寻找机遇走出去
业内人士认为,“走出去”将是山东地炼的下一个目标,低油价环境下,原油需求扩容的山东地炼与急需寻找新买家的境外石油企业能够更好对接。目前,东明石化已经在国际原油市场、国际金融市场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2015年,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政策出台后,东明石化抢抓“一带一路”机遇,积极进军国际市场。
早在2007年,东明石化恒昌公司在新加坡证券交易所上市,打响了东明石化进军国际市场的第一枪,为东明石化实现大发展铺设了“黄金通道”。
2015年,东明石化在新加坡成立了太平洋商业控股有限公司,建立了东明石化原油国际贸易的重要平台与窗口,该平台的建立得到了国家发改委、商务部、中国石化联合会和省政府的认可和支持,将成为全国地炼企业的原油国际采购平台。
同时,东明石化集团借助进口原油使用资质和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资质,于2016年2月29日在济南牵头成立了中国(独立炼厂)石油采购联盟。联盟的成立,不仅避免了多家地炼企业无序竞价采购进口原油,减少了不良竞争,还能通过集中拿大单的模式增加中国独立炼厂的议价能力,降低原油价格和结算成本,更可以将获得原油使用资质的企业组织起来与央企发挥协同作用,共同维护国家能源安全与行业利益。
今年2月10日,东明石化集团与杰瑞集团在济南签署全球战略合作协议,充分发挥东明石化在资金、原油贸易、成品油销售、炼厂运维等领域成熟先进的经验和优势, 结合杰瑞集团海外油气市场开发能力、投融资及一体化工程解决方案的优势和经验,推进双方在炼化等领域的深度合作,携手实现互利共赢。
积极开拓国际化发展新局面,努力实现“强企梦”
近年来,东明石化努力实现“打造千亿企业、造福一方人民”的“强企梦”,紧紧围绕建设千万吨级炼油基地,积极推动企业的跨越式发展,先后建成多个大型石化项目,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不断增长,企业发展日新月异,各项工作蒸蒸日上,被山东省政府确定为“山东省重要能源化工基地”。同时,被国家《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列为“东明海洋石化深加工基地”,被国家《中原经济区发展规划》列为“石油化工基地”。
2017年是东明石化建企三十周年,站在30年发展历史的新平台上,李湘平指出,东明石化将继续围绕“九大产业”和“五大基地”,积极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充分拓展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借力发力,借船出海,顺时而谋、蓄势而发、借势而上,开拓国际化发展新局面。
下一步,东明石化将更加注重修炼“内功”,通过终端销售网络建设、积极实施“大化工”战略等举措,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将发展优势转化为发展成果,从而全面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未来的东明石化,将会是一个充满国际化色彩的公司,从“中国500强”走向“世界500强”,从一个行业“跟跑者”成为行业“领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