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山东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实施《中国制造2025》,努力推动制造业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高的战略性转变。今年6月,山东明确提出要把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作为统领经济发展的重大工程,并强调要再创传统产业新辉煌。大力发展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服务型制造,实施工业强基工程,支持企业开展高水平技术改造,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加快建设制造业强省。
加快制造业新旧动能转换,要牢牢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坚持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和培育壮大新动能“两个引擎驱动”,激活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四新要素”,围绕传统产业提质效、新兴产业提规模、跨界融合提潜能、品牌高端提价值“四个主攻方向”,推动产业智慧化、智慧产业化、跨界融合化、品牌高端化,实现提高制造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这一中心目标。
提高传统产业质效 推动传统动能增添新活力
加快制造业新旧动能转换,必须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运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衍生新兴产业,形成发展新动能。一是向转型升级要质效。把转型升级作为激活传统动能的主要着力点,自2014年以来,组织实施了重点行业转型升级1+22行动计划和实施方案;去年3月,省政府印发实施了《〈中国制造2025〉山东省行动纲要》。省里定期发布重点产业技术改造投资指南和重点项目导向目录。一系列持续深化的政策措施,有力促进了山东制造业转型升级,持续发展。二是向研发设计转化要质效。坚持产业化方向和市场导向,着力突破制约制造业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核心技术,推动更多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积极构建新产品新技术创新体系,2016年,山东发布了高端装备等17个行业技术发展白皮书,有效引导了企业创新投入。三是向提高产品附加值要质效。实施产业链提升工程,加快推动由生产制造向研发设计和营销服务转变,做强“微笑曲线”两端,促进产品结构由原材料产品向制成品转变,由初级产品、中间产品向终端产品转变。四是向释放先进产能空间要质效。积极化解过剩产能,坚决淘汰落后产能,确保完成国家下达的任务。
提高新兴产业规模 加快实现工业供给力提升
支持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形成规模,成为新动能的有力支撑,全面提升工业供给能力。一是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为支柱产业。比如,山东以齐鲁软件园、青岛软件园两个国家级软件园为载体,培育全省大数据产业集聚区,浪潮集团、中创软件等一批企业得到了较快发展。下一步,山东将以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新材料、现代海洋、绿色低碳、数字创意等7大产业为重点,积极培育先导性产业、支柱性产业,着力打造环渤海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高地。二是培育壮大特色新兴产业。释放“互联网+”的力量,大力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工业互联网、集成电路、北斗导航等新兴产业,支持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增材制造等关键装备创新应用,推动特色新兴产业迅速壮大规模。三是加快发展智慧产业未来产业。积极发展智慧能源、智慧物流、智慧城市等,以及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产业,抢占未来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大力发展工业设计,在首届世界工业设计大会上,全国9件金奖产品中山东有4件,数量居全国首位;全省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达到9家。
提高跨界融合潜力 逐步形成融合发展新优势
加快推动产业跨界融合,挖掘新的经济增长点,催生一批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一是挖掘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新增长点。把服务型制造作为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关键领域,培育个性化定制、总集成总承包、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新业态新模式,扩大研发设计、科技咨询、信息技术服务、第三方物流等专业化服务规模。二是挖掘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新增长点。今后要大力发展云制造、互联网制造等新型制造模式。三是挖掘产城融合新增长点。在城镇化进程中强化产业支撑,打造特色产业小镇,推动产业发展和城镇化良性互动、一体推进。四是挖掘产融融合新增长点。下一步,山东将积极推进德州、潍坊建设“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促进产业与金融合作共赢。五是挖掘军民融合新增长点。加快“军转民、民参军”,推进制造业军民互融发展,形成一批高端化、智能化的军民融合优势技术产业集群。
提高品牌价值档次 努力塑造工业新形象
以“标准强省”“质量强省”“品牌强省”建设为抓手,擦亮“老字号”,叫响“大品牌”,支持“成长型”品牌,加快培育国内外知名自主品牌,打造“山东百年品牌”,推动品牌优势向价值优势转变。一是夯实品牌基础。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开展品牌培育试点示范,选择一批创新能力强、品牌附加值高、具有一定规模的制造业企业进行重点培育,建设百个创意设计园区(平台)、树立百家示范企业、打造百项鲁创精品。二是扩大品牌影响。下一步,将以“好品山东”为引领,集中打造山东优秀工业产品,引导企业积极开展国际品牌并购、渠道整合,树立山东工业区域品牌、集群品牌形象,扩大“山东制造”“好品山东”的国际影响力。三是提升品牌价值。
此外,加快制造业新旧动能转换,关键是要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队伍。加强高层次科技人才队伍建设,造就优秀企业家队伍,培养更多“大国工匠”,抓好干部教育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