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研究制定山东省实施意见,近期,山东省经信委对全省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从山东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现状到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面临的新形势进行了全方位调查和探究,最终根据山东省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实际和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加速推动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多项措施。
(资料图片 来源于网络)
确定目标任务
一是构建基于互联网的制造业“双创”新体系。发展大型制造企业“双创”平台,建立基于互联网的创业孵化、协同创新、网络众包和投融资等平台,推动构建基于平台的新型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模式,激发企业创业创新活力。鼓励大企业面向社会开放平台资源,促进创新要素集聚发展。发展面向中小企业服务的第三方“双创”平台,推进山东工业云、好品山东建设,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体系,推动国家、省、市、县(市、区)资源共享、服务联动和服务延伸,扩大创业创新服务受众面。完善“双创”平台服务支撑,提高工业企业宽带接入能力,提升企业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服务能级,鼓励基础电信企业进一步提速降费,创新服务方式,加大对“双创”平台支持力度。
二是培育网络化生产制造新模式。发展基于消费效率提升的个性化定制模式,推广海尔、红领模式,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和智能工厂建设,积极开展以用户为中心的个性定制与按需生产,有效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推进生产制造与市场需求高度协同,着力解决制造业长期存在的库存和产能问题,努力实现产销动态平衡。发展基于协作效率提升的网络化协同制造模式,支持企业利用互联网或工业云平台,发展企业间协同研发、众包设计、供应链协同等新模式,降低资源获取成本、延伸资源利用范围,打破封闭疆界,加速从单打独斗向产业协同转变。发展基于服务效率提升的服务型制造模式,鼓励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整合资源,融合应用解决方案、总集成总承包、融资租赁、内容增值服务、工业大数据和云计算服务等,促进企业实现从制造向“制造+服务”转型升级。发展基于资源效率提升的智能生产模式,加快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和无人生产线建设,加快关键岗位机器人应用。
三是增强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保障新能力。强化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落实“宽带山东”战略,加强与中国联通、移动、电信、铁塔集团公司战略合作,完善工业信息基础设施,优化规划布局,尽快形成低时延、高可靠、广覆盖的工业互联网络。强化大数据运用,制定山东省大数据发展规划,开展数据开放及社会利用机制研究,积极探索推动公共数据资源开放,支持大数据在各行各业广泛应用。强化信息产业支撑,着力突破核心芯片、高端服务器、高端存储设备、数据库和中间件等产业重点环节的技术瓶颈,推进云操作系统、智能终端操作系统的研发和应用,推进系统解决方案服务专业化、规模化和市场化,积极发展云计算、智能制造等解决方案以及高端传感器、工控系统、人机交互等软硬件基础产品,为中小企业提供标准化、专业化服务。强化网络和信息安全保障,鼓励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优先使用国产软(硬)件和技术服务,推动信息安全风险评估、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和安全保密检查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设计专项行动
一是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示范行动。选择部分制造业比较发达的市、县(市、区),开展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区域试点示范,形成一批可推广、可复制的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特色模式。依托重点行业优势企业,开展基于互联网的制造业“双创”平台试点示范,在研发创新、协同制造、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等领域打造一批“双创”平台。依托山东工业云平台,开展工业云创新服务试点示范,建立一批工业云体验中心。依托制造业骨干企业、电子商务平台服务企业,开展工业电子商务平台试点示范,建设一批工业电子商务平台。每年选择20家骨干园区,开展“智慧园区”试点示范,推动产品研发设计工具、生产设备及零配件等资源共享,实现制造资源在线化、产能柔性化、产业链协同化。支持制造企业开展工业大数据服务平台试点示范,着力培育一批数据驱动型企业。重点围绕提升智能制造系统集成企业加构设计、综合集成和解决方案能力,开展行业系统解决方案试点示范,编制《山东省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先进技术和装备导向目录》,形成可推广的行业解决方案,分行业开展示范应用和推广。
二是智能制造培育行动。实施智能制造“1+N”带动提升工程,推广海尔、潍柴、康平纳等企业经验,在重点地区、重点行业分类开展流程型智能制造、离散型智能制造、智能装备及产品、网络协同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远程运维服务等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实施“机器换人”技术改造工程,加快从人口红利向技术红利转变,促进工业机器人和智能装备在工业领域的规模应用,降低企业用工压力和工人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争取更大利润空间。实施智能装备首台(套)培育工程,开发推广一批对行业转型升级具有重大影响、在国内率先实现重大创新或能替代进口的首台(套)装备和关键核心部件,加快提升高端智能装备国产化水平。打造智能制造公共服务平台,为山东省高端装备和智能制造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成果转化和产业发展提供高支撑保障。
三是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普及行动。开展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试点,每年选择100家信息化基础较好的企业,组织开展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制定两化融合技术标准规范,引导和推动两化融合健康有序发展;全面推进两化融合水平评估。每年组织不少于2000家企业,开展企业两化融合整体性水平测度和等级认定,树立一批示范企业,分级分类引导和推进企业两化深度融合;培育发展两化融合第三方服务机构,开展两化融合咨询、认定、培训、水平测度等工作,为政府和企业提供专业化服务。
四是核心技术研发和产业化行动。搭建核心技术联合攻关平台,支持自动控制和智能感知设备、系统,以及核心芯片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实施安全可靠关键软硬件应用推广计划,编制山东省自主可控关键软硬件技术产品推荐目录,在重点领域和部门、省里各项惠民工程和财政资金支持的信息化项目中优先推广使用,加快推动信息安全、信息消费等领域的信息系统国产化替代进程。开展工业互联网创新试点,强化工厂内外网络技术及互联互通、无线工厂、标识解析等方面的应用示范。推动信息技术和软件产业聚集发展,加快济南“中国软件名城”建设,支持青岛适时争创“中国软件名城”,推进烟台、潍坊、临沂、淄博、威海、济宁等市信息技术和软件产业新兴聚集区加快发展。
此外,山东省还制定了一系列保障措施,包括加强统筹协调合力推进,加大财税扶持力度,强化用地用房等服务,创新金融支持方式,健全人才培养体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