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切换
新闻
山东滨州文化产业助力小康建设 营业收入突破70亿元
2017
09/27
23:15

“各级各部门务必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务实的举措、更加扎实的作风,凝聚起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强大合力。”在9月7日召开的山东省滨州市文化产业发展推进会上,滨州市委书记张光峰这样强调。这是近年来滨州市就文化产业召开的最高规格会议,参加人员包括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及各区县一把手、分管负责人,充分显现了滨州市以文化产业发展助力小康建设的决心、信心。

深挖资源,集聚优势

加快文化产业发展,需立足基础条件、发掘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资源转化为产业优势、竞争优势和经济优势。

地处鲁北平原的滨州市博兴县,拥有丰富的民俗资源。近年来,当地大力突出“博兴特色”,注重地方文化资源的开掘利用,依托电子商务,逐步壮大草柳编、老粗布、红木等工艺品产业,草柳编电子商务产业园、工艺品博览会等的经济效益不断提升。同时,博兴还注重将地方戏曲等资源优势转为产业发展优势——连续举办了11届“博兴小戏节”,每年吸引大批戏迷前往看戏、游览;培育以吕剧为主的演艺产业,带动文化旅游、影视传媒等产业发展。

阳信县水落坡镇以仿古家具制作而闻名,其产品在京沪两地仿古家具市场占有很大份额。为抢抓文旅融合发展的契机,水落坡镇高起点规划了民俗文化旅游区。截至9月初,产业园先后建成了民宿游接待中心、土炕人家、乡村磨坊等景点设施,让游客“回味从前、重拾童趣”。据水落坡镇党委书记刘烦介绍,近年来,镇上的古家具、古字画收藏已成一大产业,全镇37个村的两万余名从业者收藏足迹遍布全国各地。水落坡镇将聚焦民俗体验、文化创意,对本地文化资源进行包装,吸引更多游客前来。

优化环境,壮大主体

壮大文化产业,需要培育重点骨干文化企业,扶持“中小微”文化企业,形成各类市场主体竞相发展、蓬勃发展的格局。近年来,滨州市把文化产业作为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内容,着力在壮大规模、提升质量、打造特色上下功夫。

在无棣县,当地把政府“看得见的手”和市场“看不见的手”结合起来。为引导文化资源优势向经济发展优势转化,无棣县成立专门的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构建政府主导、部门配合、市场运作的工作格局,今年,无棣县提出力争到2020年,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发展到36家,文化产业营业收入突破70亿元。

博兴县在政策引导、资金扶持等方面提供支持的同时,还在人才、技术、信息和中介服务等方面精准发力,积极组织文化企业参加展会,开展招商引资、项目推介活动。针对博兴文化企业多但小而散、难以统计的问题,当地进一步健全完善文化产业统计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探索建立文化产业统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规范文化产业统计工作,为科学决策奠定基础。

山东泰丰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是滨州市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鲜活例子。该公司以文化艺术品经营收藏、生活美学推广、文化艺术品交易为核心业务,在滨州市相关部门支持下,其阅读图书的IP衍生初现成果,并成功孵化影视IP改编。该公司总经理周志峰表示,下一步公司将尝试展开“互联网+金融”平台,做实艺术拍卖平台,打造“艺术品+”的线上品牌。

融合发展,提质增效

文化产业是综合性产业,具有渗透性、关联性强的特点。张光峰认为,发展文化产业,必须以互动的理念、融合的思路、对接的方法,进一步拓展广度和深读,实现其多元融合发展。

“文化的理念‘无穷大’,全业态都能渗透和融入文化。”无棣县委书记丁海堂说,当地这几年注重做好“文化+农业”,把农耕文化、生态文化融入现代农业发展,发展了一批农业文化庄园;做好“文化+科技”,将“互联网+”、智能制造、3D打印等新兴业态、高科技成果融入文化创意,加大文化产品的研发生产力度;做好“文化+旅游”,注重优质文化节目的策划运营,为全域旅游增添了文化色彩。

滨州市文广新局局长刘庆敖认为,目前滨州市文化产业发展面临一些普遍性的问题,比如政策规划存在制定滞后及落实不到位的情况;文化企业规模小,产业附加值低,文化产业载体建设尚需加强;文化产业宣传推介不够;市民文化消费意识不强,文化消费占比较低等。

滨州市市长崔洪刚表示,滨州市将要求各级部门进一步开阔思路,挖掘优势资源,引导文化企业立足当地历史文化资源,明确长远发展规划,努力把企业做大做强,同时解放思想,争取外来资金投入,围绕创意、人才和市场,敢于让利求发展。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