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山东经济社会平稳发展,经济总量稳居全国前三。但经济“大而不强”,经济发展的主推力还是传统要素。为实现我省由大到强的战略性转变,省委、省政府决定以新旧能转换作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突破性工作。那各地的开展情况如何?在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推进办公室指导下,山东省政府网、山东广播电视台融媒体资讯中心联合推出大型政务访谈,“聚焦新动能改造山东产业,展示山东实践,展现山东速度。”访谈将邀请17市市长走进直播间,就全省实施新旧动能转换工程进行充分解读,并与网友互动。本期邀请的是枣庄市委副书记、市长李峰。
新旧动能转换,是推进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融合发展的重要方式,关系到整个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枣庄要如何摆脱过度依赖资源发展的老路子,加快推动二三产业发展,枣庄市市长李峰表示,关键是要加强创新能力。
与20多家著名院校合作 产学研平台达14个
李峰说,长期以来,枣庄创新发展的基础相对薄弱,科技创新投入不足,缺乏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技术和产品。李峰介绍,为实现跨越追赶,枣庄把深化产学研合作作为突破口,先后与中科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浙江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计量大学等20多家著名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依靠引进外部创新资源,激发创新内生动力。
目前,全市产学研合作平台、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达到14个,拥有省级院士工作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博士工作站32个。
规划建设鲁南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区
前段时间,枣庄着眼搭建载体、筑巢引凤,在新城南部规划了15平方公里的鲁南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区,统筹布局枣庄学院新校区、浙大工研院、北中医医养结合中心、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等重点项目,力求打造新旧动能转换的先行区、样板区。
李峰介绍,像浙江大学山东工业技术研究院项目,该院是浙大“十三五”规划中全国布局的最后一个,也是浙大9个工研院中参与团队最多的。目前已经挂牌运营,1万平方米办公用房和12套专家公寓投入使用。到2020年,工研院计划建成10个以上研发中心,培育1到2家国家级研究机构,年实现科技转化产值20亿元以上。这对提升枣庄市的科技成果转化率、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都将产生深远影响。
重抓经济园区的改革创新发展
目前枣庄拥有国家级高新区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6个、各类特色产业园区12个,滕州经济开发区正在积极争创国家级开发区,初步形成了龙头带动、多点支撑、特色互补的园区发展格局。
李峰表示,下一步,枣庄将赋予开发区更加自主的发展权限,积极推行市场化管理、公司化运作,鼓励各个园区引进更多的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为提升园区内涵、壮大园区实力提供有力支撑。同时,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大力推进科技金融改革,打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主渠道。积极引进创业种子投资、天使投资、风险投资,切实解决科技型企业的融资难题。近年来,枣庄市下大力气抓企业上市工作,2015年以来每年有1家企业在A股上市。枣庄的阶段性目标是实现上市企业县域全覆盖,打造一批标杆企业,切实发挥示范、引领、带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