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切换
新闻
山东省化非遗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 推动乡村振兴
2018
06/26
22:56

近日,省文化厅、省扶贫办共同出台了《山东省“非遗助力脱贫、推动乡村振兴”工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非遗助力脱贫、推动乡村振兴”工程(以下简称“工程”),以我省“4个2”深度贫困地区为重点,以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为动力,充分挖掘和合理利用当地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资源,积极推进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化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致富渠道、乡村亮点,促进当地群众就业增收。

工程将充分发挥地方特色,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尊重非遗所在地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充分调动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依靠自身努力,结合非遗资源特色和优势改变贫困落后面貌。

《方案》明确,要加强对贫困地区非遗调查,摸清资源底数。在调查的基础上,对项目及传承人进行文字、图片、影像记录,征集并妥善保管相关珍贵实物和资料,建立档案和数据库并结合每个项目的特点与实际情况,制定保护规划和年度实施方案。以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为基础,建立山东省传统工艺振兴目录。

鼓励和引导国家级、省级非遗传承人群研培高校,以面广量大、从业人员较多、有助于带动就业增收、培育品牌的传统工艺项目为重点,面向我省贫困地区开展定向培训,将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的非遗传承人群作为重点推荐研培学员,为贫困地区有意愿、有一定基础的非遗传承人群提供免费研修研习培训。

《方案》指出,将贫困地区的传统工艺产品与当代设计相结合,形成更好满足社会需求、具有更强市场竞争力的产品。鼓励在贫困地区开展多种形式的传统工艺大赛、技能大赛,发现、扶持一批传统工艺创意人才,推出一批能够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美观实用的传统工艺精品。在贫困地区培育形成一批带动强、辐射面广的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并引进有阵地、渠道和平台的知名电商企业和相关文化企业,形成产品聚合。

同时,对在贫困地区设立的国家级、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加大支持和倾斜力度,支持开展相关调查研究、规划编制、传习设施修缮、普及教育、宣传展示、推广交流等。对非遗项目集中的贫困地区乡镇、街道和村落(社区)实施整体性保护,保护非遗相关的文化空间和特定的自然人文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加强传统工艺原材料保护,推动稀缺性原材料的替代原料开发。

此外,我省将依托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培育和命名一批木雕、木版年画、剪纸、草柳编、刺绣等非遗助力脱贫、推动乡村振兴示范乡镇(街道)。2018年至2020年,以我省“4个2”深度贫困地区涉及到的200个重点扶持乡镇(街道)为重点,兼顾其他乡镇(街道),每年评选20个“非遗助力脱贫、推动乡村振兴”示范乡镇(街道)。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