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国家高新区中央智力岛效果图
第十七届中国国际软件博览会昨日在北京拉开序幕,目前国内面积最大的单体青岛软件科技城高调亮相北京软博会,正式对外公布“青岛软件科技城产业发展规划”,并全国首发《红岛经济区关于鼓励和扶持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突破发展若干政策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软博会期间,青岛高新区就软件科技城规划、建设开发情况和扶持政策等进行了推介,广邀全球软件与信息服务业企业、机构到青岛投资兴业。此次活动是青岛国家高新区确立以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为核心发展产业、明确青岛软件科技城规划后的首次全国性亮相,标志着青岛全面提振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的发展战略进入了实施阶段。
创软件单体面积之最
2012年,青岛市明确以“青岛软件科技城”为产业发展核心载体。同年,启动产业规划和扶持政策的调研。青岛软件科技城总面积约30平方公里,位于青岛高新区及城阳区红岛、河套部分区域,以中部生态功能区分为东、西两个园区。“就现阶段而言,青岛软件科技城是国内单体面积最大的软件园区。”青岛软件科技城服务中心主任朱建广表示,从空间预留与目标上来看,青岛软件科技城始终以国内面积最大、管理最先进、体系最完善来规划和建设。
根据青岛软件科技城规划,青岛软件科技城将建设工业软件的领航区、高端人才的创新地和智慧城市的先导区,国内外知名的“智造之城”、“智力之城”和“智慧之城”,成为中国软件的世界级新名片。到2016年,建成初具规模的青岛市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核心载体,可用载体面积500万平米,实现产值800亿元,入驻企业总数450家以上,汇聚从业人员12万人,孵化器建成使用面积50万平方米。
举全市合力建未来之城
青岛高新区建设软件科技城信心来自何处?
据称,未来十年,将是软件产业发展的“黄金十年”。青岛市委、市政府重点发展软件产业的战略决策,一方面希望通过载体建设带动软件产业跨越发展,另一方面,则欲借助提振软件产业,引导青岛传统产业快速完成升级改造。
因此,青岛软件科技城将举全市之力而建。根据软件产业发展规律,需要布局政策、人才、载体、公共服务平台、生活配套等产业要素,“只要阶段性地做好产业要素组织工作,作为筑城的参与者,对未来的软件科技城发展充满信心。”朱建广表示。
目前,青岛软件科技已开展软件产业要素组织工作。已在全国率先实现深度三网融合,以云通道、云数据中心和云内容服务为主体的“青岛软件与信息服务公共研发平台一期工程”,将于今年10月投入使用,可提供300T云存储容量、虚拟主机1000台,满足1万软件用户、约200家软件企业的弹性IT资源需求。组建了“青岛高新区创新金融联盟”,成立1亿元的软件产业基金。
截至目前,青岛高新区共引进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重点项目20个,总投资174亿元。此外,青岛高新区已于2013年年初挂牌成立了美国硅谷服务站,将积极开展国际项目和人才引进。
首发国内最优扶持政策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同步首发的《意见》,被誉为现阶段国内优惠力度最大的软件产业扶持政策。《意见》专门针对园区开发运营商和高端人才制定优惠政策,给予园区开发和运营方最高2000万元奖励;高端人才可享受最高5000万元的“特区创业项目”资金支持。
在扶持政策上,可提供最高2000万元产业发展专项资助,每年给予优秀企业经营团队200万元奖励。对购地或租赁、购买办公用房的企业和企业培训机构,根据其年经营性纳税额,给予高新区地方财源贡献部分20%~60%的优惠扶持。
经认定的“特区创业人才”可享受100万~5000万元的“特区创业项目”资金支持。租赁孵化器场地100平方米及以下的,前三年按入驻面积分别给予100%、70%、50%的房屋补贴。租赁加速器场地的,前三年按入驻面积分别给予每天每平方米1元、0.5元、0.3元的房租补贴。特区人才租用100平方米左右的住房,三年内免收房租。特区人才所缴个人所得税按其上一年度地方留成部分的80%给予为期三年的财政补贴。
2016年建成十大“城中园”
区别于第一代软件园,青岛软件科技城将着力培育特色“园中园”,加快高端产业项目集聚,形成产业集聚的发展新模式。截至目前,已经有四个园区建成并投入使用,2013年还将开工建设五个特色园区。到2016年,青岛软件科技城将建成十大特色园区,对区域产业集聚形成辐射作用。
在空间布局上,青岛软件科技城将按照“中心辐射、圈层推进、点块结合”的战略布局,发挥青岛高新区区位条件和地理资源优势,形成新兴产业集聚区、信息技术服务集聚区、工业软件集聚区、电子商务集聚区、配套产业集聚区、国际合作区、研发中心集聚区等七大产业板块和蓝湾服务中心、蓝湾商业区、蓝湾学院、蓝湾人才公寓等双翼服务为支撑的发展格局。
目前,总投资9亿元的智谷产业园、总投资100亿元的香港招商局蓝湾网谷、总投资70亿元的清华科创科技园项目等项目正加快实施基础建设,青岛国际技术转移中心项目已进入规划布局阶段。
同时,城市微客厅、中心公园等环境改善工程已启动建设,进一步提升城市功能与品质。新开工建设住宅80万平米,加快922套约6万平方米保障性住房建设,推动国际学校筹建,尽快形成较为成熟的配套服务能力。本报记者谭毅敏
红岛片区启动市政基建工程
本报讯(记者谭毅敏) 日前,青岛市规划局副局长姜德志在青岛政务网的网谈中提到,红岛经济区目前已启动道路、市政基建工作,奥体中心、文化中心、医疗中心、商务中心、会议中心等市级重大公共设施的建设工作也将同步启动。
姜德志介绍说,考虑到新区建设是一项复杂与永续过程,近期红岛经济区将重点实施道路与市政基础设施、滨海岸线整理与近海湿地修复及现状村庄整合改造等工程,勾勒出形成新城框架雏形,优化资源要素配置。
记者了解到,红岛经济区将建设高新区第一个城市中心公园,新增绿化面积70万平方米。此外,今年将启动红岛街道30平方公里片区改造,年内建设道路等基础设施,完成两个旧村拆迁。
高新快线快速公交下月开通
本报讯(记者谭毅敏) 昨日,记者从青岛高新区获悉,6月份将开通第三条连接主城区与高新区的高新快线快速公交。高新快线计划建成大站式直达线路,沿途只设置四处站点。
目前,青岛高新区形成了以“六横七纵”主干道为主、四通八达的路网系统。随着环湾大道的开通,青岛高新区与青岛主城区间车程缩短到30分钟以内,距流亭国际机场仅10分钟。而761、765等市政公交线路以及即将于6月开通的高新快线快速公交,加之园区周边的多条高速,构成了高新区较为完善、便捷的交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