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切换
新闻
山东烟台:品牌扶贫打造产业扶贫升级版
2018
11/15
22:08

烟台市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推动贫困群众稳定脱贫的根本举措,坚持“政策引导、模式创新”,推行产业奖补扶持政策,有力健全品牌扶贫机制助脱贫。

芦儿港村是山东省烟台市莱阳梨特色村,该村成立的沙田果业合作社,吸纳贫困梨农入社,借助电商平台,实现年线上销售莱阳梨32万斤,带动56个贫困梨农户人均增收7000多元。

芦儿港村带动贫困梨农脱贫是烟台市产业扶贫的一个缩影。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烟台市把品牌农业建设与产业扶贫有机结合,积极实施品牌农业扶贫行动,帮扶引导贫困村、贫困户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拉长产业链条,发展村级经济,促进脱贫增收,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产业扶贫新路子。

坚持“短期脱贫、长期致富”,发展品牌产业促脱贫

烟台是国家级水果、水产品优势产区、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示范区和重要蔬菜出口加工区,农产品注册商标4725件,中国名牌农产品12个、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农产品33个,烟台苹果、栖霞苹果、烟台大樱桃位居全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前十强,烟台苹果连续7年蝉联中国水果第一品牌。在实施产业扶贫过程中,烟台市实行品牌引领战略,坚持“项目跟着产业走、产业跟着品牌走”,指导贫困村、贫困户因地制宜,积极发展规模大、市场广、品牌响的优势农产品,实行政策优先倾斜、项目优先安排、资金优先拨付“三优先”。2017年,全市实施苹果、大樱桃、核桃、出口蔬菜、特色养殖等品牌产业扶贫项目125个,覆盖省定重点村122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200人,基本实现品牌农业与脱贫攻坚互促共进,实现“短期脱贫、长期致富”目标。招远市整合赵书策村等6个贫困村和经济薄弱村土地,建起鲜食葡萄和矮化苹果基地800亩,产品直供大中城市高端市场,参与土地流转的87户贫困户,户均年收入超过2万元。

坚持“责任担当、互利共赢”,倡导品牌企业帮脱贫

目前,烟台市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1235家,其中年销售收入亿元以上的146家,上市农业企业1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0000多家,省级以上示范社121家;拥有鲁花、张裕、登海、民和、龙大、联蕾等国内行业领军企业和专业合作社。他们根植农村、耕耘农业、服务农民,有着积极参与扶贫脱贫的热情,有着带领农民脱贫致富的能力。

因此,烟台市顺势而为,向全社会发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和脱贫攻坚慈善捐款两个倡议书,组织开展了“百企帮百村”行动,倡导龙头企业与省定重点村结对共建,引导贫困户以土地入股、劳务就业、折股量化分红等形式融入农业产业化体系,实现村企、户企共同发展、共同受益。

据了解,全市422家企业参与,启动产业帮扶项目127个,108个贫困村、5000多名贫困人口受益。莱阳鲁花集团通过茂川花生种植合作社流转招远市贫困村犁儿埠村1250亩土地建设高油酸花生育种基地,本村12户贫困户有9户加入合作社,另3户无劳动能力由合作社实行土地托管,土地流转及花生种植收益人均4400多元。

坚持“三产融合发展”,培植品牌经济带脱贫

在脱贫攻坚进程中,烟台市突破产业界限,拉升产业链条,促进三产融合,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帮扶贫困村培育新型经济,带动周边群众共同增收。

一方面,大力实施电商扶贫。培植莱阳市、栖霞市等6个农村淘宝示范县,农产品垂直电商平台——烟台苹果网上线运营,480多家农字号企业开通电子商务。借助这些优质电商平台,推行电商联村联户,烟台苹果、烟台大樱桃网上销售3亿多元,直接带动2000多户贫困户网上销售自产农产品收益。

另一方面,大力实施乡村旅游扶贫。积极引导工商资本进入农业,着力打造集种养植、加工、旅游于一体的大型农业综合体,拉动贫困群众增收。龙口威龙集团流转周边26个村庄土地,打造酿酒葡萄基地,发展高端有机葡萄酒生产,建设具有加工储藏、休闲观光功能的酒堡,吸纳有劳动能力贫困人口就业,带动5个入社贫困村转化为中等收入村,398户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引进社会资本,聘请专业团队,高标准发展乡村旅游,壮大村级经济。莱州市初家村、昆嵛山保护区长岭村等9个贫困村蝶变成远近闻名的休闲观光旅游村。

坚持“政策引导、模式创新”,健全品牌扶贫机制助脱贫

实现稳定脱贫、逐步致富,发展产业是关键。为此,烟台市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推动贫困群众稳定脱贫的根本举措,坚持“政策引导、模式创新”,推行产业奖补扶持政策,有力健全品牌扶贫机制助脱贫。

强化政策支持。制定出台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意见和“百企帮百村”实施意见,完善企业、合作社与农户的利益联结关系,保证结对共建贫困村、贫困户保赢不亏。对积极参与扶贫开发、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企业给予信贷支持和财政贴息扶持。

积极稳妥推进土地流转。支持企业、合作社依法有偿流转农民土地,发展规模化高效产业,保证农户获得稳定流转收入。全市参与扶贫脱贫的企业、合作社,90%以上通过流转土地形式参与。

鼓励订单式扶贫。牟平区仙坛股份在农村布局商品鸡饲养场2000多处,辐射村庄380个,专门针对贫困农户制定订单契约、养殖补贴、风险补偿、亏损补助等机制,保证养殖户一只肉鸡2.5元以上的收益,保证脱贫致富。海阳市毛衫协会组织74家毛衫企业在农村设立5000多个加工点,直接订单到户,帮扶1200多名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规范产业项目收益分配。明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或统筹整合支农资金投入到龙头企业或合作社形成的资产归属村集体,收益主要用于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稳定脱贫不返贫。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