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如今的即墨大地,脱贫攻坚波澜壮阔,产业发展风生水起,乡村振兴百花齐放,城市品质节节攀升……这背后,是一面面鲜红党旗的正确引领和一个个“红色堡垒”的坚实支撑,是即墨区以党建为引领汇聚起全域高质量发展澎湃力量的有力见证。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近两年,即墨区探索建立了区、镇、社区、村“四级联动”基层党建工作体系,18处镇街设立了128个社区党委,632名机关干部下沉到基层一线;1032名村庄党支部书记、396名骨干两新组织党员负责人,担任在社区党委任职。这成百上千个“战斗堡垒”和“红色先锋”成为点燃即墨区全域全面高质量发展的引擎的星星之火,让特色鲜明宜居幸福的现代化新区逐渐变得触手可及。
两区共建,党建+产业引领乡村振兴
“以前,俺村就是个闭塞的小山村,基础设施差,村民收入低。通过美丽乡村建设,现在不仅环境面貌焕然一新,而且找到了产业发展的‘门路’。”谈及村庄的今昔巨变,即墨龙山街道西水场村党支部书记刘思杨激动地说道。
龙山街道实施了社区党委和产业园区党委“两区共建”,成立了“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党委,为每个村庄绘就了发展“路线图”,谋划了“金点子”。
西水场村所在的开河社区党委兼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园区党委书记秦作涛介绍,“在西水场村,我们确立了以‘红色党建引领绿色发展’的发展思路,立足生态资源等优势,引进总投资6.5亿元的休闲旅游项目,盘活了闲置低效资源,推进‘腾笼换鸟’。”
即墨区按照乡村振兴、产业先行的思路,提出并实施了以社区党委为主体,社区与产业园区“两区共建”的发展模式,每个社区根据产业发展定位,规划产业园区,明确主导产业,统筹整合社区内的各类产业发展要素,通过产业发展带动村集体和群众持续稳定增收。目前, “两区共建”成效初显,形成了以党建为引领、以产业为支撑、以发展促和谐的新型农村社区发展模式。
即墨龙泉街道农旅产业联合党支部也是“两区共建”的成果。它将东部片区莲花山庄、瑞草园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部纳入,以党组织为纽带将农业“散户”凝聚在一起,服务产业发展。正大集团便是这一创新组织体系的首批受益者。在联合党支部的助推下,正大集团已与上下游产业链涉农经营企业和农户建立起机制联建、资源共享通道,持续放大农字号企业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辐射带动作用。
党员亮牌,激发产业内生动力
“客商采购,既看产品品牌,也看党员身份。两块牌子一对照,格外放心。”自从挂出“党员服务承诺”标牌以来,即墨小商品市场五金机电商户协会党支部书记姜斌惊喜地发现,新顾客突然增多了不少。“看到你是党员,亮牌承诺经营,心底更踏实了。”新客户孙宝良坦露了心声。
即墨国际商贸城辖区汇集专业市场17处商户2万余家,其中党员商户383家,是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重要区域。商贸城党委着力锤炼“即墨商道”党建品牌,将党建融入市场运营,为市场繁荣注入红色基因。
为进一步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即墨区按照“一社区一特色、一企业一品牌”的要求,先后分两批推进党建示范点创建工作。目前,37个示范点已全部完成创建任务,9个示范点正在有序推进,形成了古城社区 “古城家”、雪达集团 “经纬美好人生”、远见集团 “远见成就创业梦想”等各具特色的党建品牌,形成了良好的示范带动效应。
服务民生, 创新社会治理体系
社区道德讲堂、慈善超市、阳光议事厅……在即发阳光城社区服务中心,这样大大小小的被称为“家室”的场所,总共有42个,可以满足居民的多种需求。居民修春香是党群服务中心的常客,每天都要跟牌友约上几局。“没事就来这里打打牌,或者在健身室锻炼一会,心情舒畅多了。”修春香说。
即墨即发阳光城社区构建以社区党委为核心,三元联动的区域化党建组织体系,将社会组织联合会、企事业组织联合会、管理服务联合会等多方力量汇聚起来,打造 “阳光365天天我都在”党建品牌,并将品牌建设潜移默化的体现在为民服务中。
服务民生、服务群众是党建的着力点之一。即墨区把社区党委作为更好联系群众和服务群众的有效平台,在每个社区党委都设立了便民服务中心,让群众不出社区就能办理医疗保险、大病救助、民政低保等民生事务。社区的党员干部每天天天和老百姓交流沟通,宣传党的政策,倾听群众诉求,帮助研究解决实际困难,党群关系更加融洽。据不完全统计,通过实施“四级联动”,全区累计解决基层工作难题2万多件,化解矛盾纠纷2000多起, 700余个苗头性问题被解决在萌芽状态。
“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就必须精准发力,用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让水流到地头、事照见初心。”即墨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