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切换
新闻
“对标苏浙粤,聚焦十产业”,山东加速调整国资布局
2019
01/30
10:27

虽然各项指标创下历史新高,但山东国资发展仍面临行业周期波动的巨大考验,调整国有资本布局,聚焦基础设施建设和新旧动能转换十强产业发展,已成为国资系统的头等大事。而种种迹象表明,这种调整已在逐步加速中。

多元化转向“强优精”

1月24日,山东省政府正式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省属企业主业管理工作的意见》(简称《意见》),此前在各大国企内部讨论热烈的主业数量问题终于敲定,最终答案是:一般不超过3个。

对于如何确定国企主业,《意见》要求,单个主业的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利润总额等原则上不低于企业总额的25%。但也留下了一定的空间,提出“符合‘十强’产业方向、拟重点发展的培育业务,其指标占比不作限制”。

山东财经报道了解到,山东省确立的新旧动能转换“十强产业”分别是: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智慧海洋、医养健康、绿色化工、现代高效农业、文化创意、精品旅游、现代金融。而山东省属国企则多以自然资源类和基建类企业为主。

在某大型省属国企供职工程岗位的王振告诉山东财经报道记者,去年下半年,集团领导就要求研究主业归并问题,一开始说要整合成四个,后来又要求压减到三个,而他所在的集团是一家典型的资源型企业,除了采掘业务外,涉足的产业还有七八个。

在山东,像王振所在企业一样,在主业之外跨界大量其他业务的省属国企不在少数,如水发集团,目前权属企业已达数百个,在水务主业外,还涉足了能源、医疗、置业、农业、旅游、金融、港航等业务。

“随着省属企业规模不断扩大,部分企业存在产业布局过宽过散、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意见》中称。

在上周召开的全省国有企业改革座谈会上,副省长王书坚也指出,部分企业近年来新投资了不少非主业板块,产业低端、规模偏小、盈利能力弱、脱离自身管理和技术优势,要求省属国企要明确战略定位、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做强做优做精主业。

“多元化发展是山东过去几年的普遍做法,主要是由于省国资委之前将主业管理和投资项目审批权进行了下放,但后来部分企业多元化并没有做好,投资的项目大都与主业无关,无法对主业形成支撑,未能更好的推动山东经济社会发展。”有消息人士告诉记者。

多板块加速调整

山东新一轮国企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是2017年7月下发的《关于加快推动国有企业改革的十条意见》(简称《国企十条》),在首提“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的同时,将加快推进国有资本布局结构战略性调整列在了第二位。

“引导推动十大产业领域内国有企业优化重组,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的特色产业集团。统筹省内机场、港口等基础设施领域国有资源,加大国有资本投入力度,打造大型企业集团,建设现代交通体系。”《国企十条》中要求。

“2016年前后,山东加大了国资统一监管力度,在省级层面此前隶属于各厅局的国企,股权统一划转至省国资委,同时按照省里要求,各地市过去两年陆续完成了国资统一监管工作。”

一位长期关注山东国企改革的行业人士告诉记者,统一监管的完成,已为山东国资全面整合铺平了道路。

山东财经报道统计发现,2018年以来,山东已先后组建山东铁路投资控股集团、山东渤海湾港口集团、山东省文化旅游发展集团、山东颐养健康产业发展集团,同时山东省机场管理集团有限公司组建也已获得批复。

其中,山东渤海湾港口集团已在地市层面的国资整合中进行了探索,率先整合潍坊港、滨州港、东营港资源,下一步的计划是与青岛港、烟台港、日照港整合为一家省级港口集团。

同时,原有省属国企的整合也在进一步加速。在汽车板块,山东重工集团与山东省交通工业集团的整合已经完成,与中国重汽集团的整合正在推进中。在矿业板块,山东地矿集团目前已经启动重组,山东黄金集团参与其中,两者在贵金属采掘业具有一定的互补性。

“山东黄金集团拥有多个储量丰富的金矿,强项在于采选和冶金,山东地矿集团则在探矿领域具有丰富的经验,并在胶东半岛拥有了不少金矿资产。”有业内人士分析,虽然山东地矿集团还提出了发展大健康和清洁能源产业,但受企业体量所限目前推动较为缓慢。

对标苏浙粤

苏浙粤是山东省学习对标的重点省份,去年7月,山东省党政代表团赴三省学习,并在此后掀起思想解放热潮,而通过与三省比较,山东国资的发展路径和面临问题也呈现的较为清晰。

以江苏为例,该省国资委监管企业2018年完成营业收入3014亿元,实现利润412.5亿元。对比来看,山东省属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2707亿元,实现利润总额660亿元,虽然各项指标创下历史新高,但利润率要明显低于前者。

“山东国企利润攀升,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煤炭、钢铁企业的利润大涨,但众所知周这两个行业周期性十分明显,所以也迫切需要调整资本布局,将资本引向新兴产业,以求打破行业周期,实现持续的利润增长。”

上述行业人士表示,山东此次出台主业规范政策,很大程度上也是对标江苏。据了解,江苏省去年2月就下文要求监管企业主业控制在3个以内,该省省属企业近年来的新增投资,95%以上集中在基础设施、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新兴产业等领域。

同时,江苏省属企业战略性重组去年也有较大进展,先后组建省铁路集团、东部机场集团、整合省属酒店资源注入金陵饭店集团,并深化全省沿江沿海港口资源整合,将南京港集团55%股权划转给了2017年成立的江苏省港口集团。

而再早前,广东省国资委2017年也对全省国资布局做出了明确要求,提出构建机场、公路交通、轨道交通、港航、能源、水利、建工、水务、污水处理、固废危废处理等十大基础设施投融资平台公司,服务于重点基础设施建设。

“要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主业管理,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大力实施重组整合,不断提升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发展质量。”在全省国有企业改革座谈会上,省国资委主任张斌这样说。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