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经济在很大程度上折射全省经济发展情况。记者从1月29日举行的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18年我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2%,产销率保持在98.6%以上,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增长10.3%,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5.26%,工业经济总体呈现运行稳、结构优、质效升的特点。
省统计局二级巡视员陆万明介绍,2018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基本保持在5.2%-5.5%之间,“稳”是我省工业经济运行的总体特征。
细化至行业、企业,我省近八成行业保持增长,41个行业大类中,实现增加值增长的行业32个,占比为78.0%。多数企业生产加快,全年实现产值增长的企业为23963家,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62.5%。
市场供求方面也同样以“稳”为基调。2018年我省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3.7%;公路货运量增长8.6%,生产流通总体平稳;工业用电量增长3.9%,扭转了上年负增长局面。对这一系列数据,陆万明分析认为:“工业品出厂价格的温和上涨,反映出我省工业产品供求关系的相对平衡,货运量和工业用电量的增长,都是我省工业运行平稳、工业生产稳定增长的重要指标。”
工业高质量发展,重点和难点在传统产业。近年来,我省通过淘汰落后产能,加快产业优化升级等多方面举措,工业提质增效步伐正在加快,行业转型成效明显。2018年我省工业企业产业链向精深加工延伸的趋势逐渐显露。以代表性强的服装纺织和钢铁行业为例,2018年规模以上工业中,下游服装业实现产值占上游纺织业的38.0%,比上年提高2.3个百分点,纺织行业的比重在降低,服装行业的比重在提高;钢铁行业中,最基础的冶炼业增加值仅占18.5%,而精深加工行业占81.5%,很好地实现了产业链延伸。
“山东传统产业占比大、发展基础相对较好,充分利用传统产业实现山东新旧动能转换,是十分重要的方面,甚至是关键方面。”省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刘冰分析说,“传统产业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关键点是利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实现产业发展的‘四化’,提高发展质量,特别是在充分运用产业集群组织形式的情况下,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手段,实现传统产业提质增效。”
旧动能脱胎换骨,我省新兴动能特别是“十强”产业也同样呈现出全面起势的发展态势。2018年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等行业增加值分别增长6.7%、6.0%和5.5%,依次高于规模以上工业1.5、0.8和0.3个百分点。以信息、生物、航空航天等产业为代表的高技术行业实现增加值增长9.6%,高于规模以上工业4.4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9.5%,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
尤其是高端制造业发展态势良好。我省装备制造业持续发挥引领作用,全年实现增加值增长7.5%,高于规模以上工业2.3个百分点,全年月度增速始终快于规模以上工业,是支撑工业增长的重要驱动力量。记者从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了解到,2019年,我省将继续推动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预计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5.5%;信息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7%左右。
在新旧动能转换的带动下,工业企业内部的运行效率在不断提高。2018年我省规模以上工业人均创造利润7.0万元,比上年增长14.3%。生产效率的提升带来效益水平总体改善,2018年我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增长10.3%,主营收入利润率为5.26%,比上年提高0.25个百分点;资产利润率为4.9%,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陆万明认为,在2018年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下,我省工业发展的质效表现得都较为理想。
省发改委工业处相关负责人表示,我省工业发展阶段、产业结构、资源禀赋、区域位置特色鲜明、代表性强,既具备领先发展的基础和优势,也面临转型发展的风险和困惑。“2019年,我国经济将面临更多不确定性和更大的增长下行压力。对山东而言,机遇大于挑战,山东工业应利用这次难得的改革机遇,充分变革,提质增效,脱胎换骨。”刘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