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切换
新闻
山东加快钢铁产业布局调整 临沂成重要承接地区
2019
05/26
20:28

山东省是传统重工业强省,经济实力稳居全国前三甲。2018年,山东经济增长6.4%,与GDP同为第一阵营的广东、江苏的差距逐渐拉大。山东虽然经济体量大,但是大而不强。山东地处我国南北交界地带,南面是中国经济最活跃的地方,具有南方省份领先发展的优势和基础。例如青岛,2018年经济总量超过1.2万亿,经济增速达到7.4%,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创新驱动能力增强。北面属于欠发达地区,面临与北方地区相同的转型发展的难题。山东传统产业占工业比重约70%,重化工业占传统产业比重约70%,“两个70%”说明山东新旧动能转换任务依然艰巨。

山东省是传统的能源、化工、钢铁生产和消费大省,这也是支撑山东省经济总量的绝对主力。为进一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工业经济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制定本实施方案。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10月29日公开发布《山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快七大高耗能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山东省内钢铁、地炼、电解铝、焦化、轮胎、化肥、氯碱等七大高耗能行业发布调整目标。

其中钢铁行业转型升级目标如下:严控钢铁总产能,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大幅压减转移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和胶济铁路沿线资源环境承载压力较大地区的钢铁产能,在确保日照、青岛、临沂和莱芜、泰安空气质量完成国家和省下达目标和任务的基础上,将目前分散在12个市的钢铁企业和钢铁产能,逐步向日—临沿海先进钢铁制造产业基地和莱—泰内陆精品钢生产基地转移,到2022年,济南、淄博、聊城、滨州等传输通道城市钢铁企业产能退出70%以上,将青岛董家口、日照岚山、临沂临港等沿海地区钢铁产能占比提升到50%以上;到2025年,传输通道城市和胶济铁路沿线地区的钢铁产能应退尽退,沿海地区钢铁产能占比提升到70%以上。

山东省钢铁产能分布特点:点状分布 依赖资源分布

山东省十七地市中除去枣庄、东营、威海、聊城、菏泽五个地市之外,其余十二个城市均有钢厂分布。按照通知相关要求,传输通道城市除济南、淄博、聊城、滨州外还包括德州、菏泽、济宁三市。截止到2018年末,山东省七个份数“2+26”大气污染输送通道城市共有莱钢永锋、隆盛钢铁、山东富伦、齐鲁特钢、淄博宏达、山东广富、齐林傅山、永锋淄博、西王特钢、山东闽源10家钢铁企业,钢铁产能2900万吨,其中淄博宏达设备全部淘汰、齐林傅山淘汰一套设备,整体影响产能在2530万吨。

表1 山东省钢铁白名单企业及其产能情况

数据来源:工信部、山东省工业与信息化厅,卓创资讯

山东省钢铁企业在建设之初主要依资源而建,山东省煤炭、钢铁资源丰富,鲁中鲁西南地区有丰富的地下矿产资源,依靠资源优势,山东省为中国经济现代化建设提供大量钢铁产品。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矿产资源的枯竭,山东原有的钢铁产业布局已经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改革势在必行。

山东钢铁行业改革改变现有钢铁产业布局

按照《通知》要求,2022年大气污染输送通道城市退出产能70%,则有2030万吨产能受到影响。

目前青岛董家口、日照岚山、临沂临港等地的钢铁企业仅有青岛特钢、日照钢铁、山钢日照、临沂三德(未搬迁入园)、临沂江鑫(未搬迁入园)等,钢铁产能仅有3000万吨(包括临沂两家企业),占山东省钢铁产能的35%左右。在2022年按目标提升至50%,仍有15%的产能需要迁入。到2025年,传输通道城市和胶济铁路沿线地区的钢铁产能应退尽退,沿海地区钢铁产能占比提升到70%以上。也就是说济南、淄博、聊城、滨州、德州、菏泽、济宁七市产能将全部退出,影响产能2900万吨。另外按照要求胶济铁路沿线地区还包括潍坊,也就是说位于潍坊的钢铁企业也将退出,届时潍坊特钢、鲁丽钢铁、巨能特钢也将受到影响,影响产能980万吨。

按照通知的相关要求,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基本完成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钢铁企业产能转移,2025年年底前完成企业重组转型。除对钢铁产能的影响之外,国内电炉将迎来发展机遇,目前山东省内白名单企业仅有电炉钢产能780万吨,仅占山东省钢铁产能的不到16%,到2025年,电炉钢占比达到20%左右,未来更多的高炉产能将转移置换成电炉产能。

临沂临港产业园承接钢铁产业多个转移项目

临沂临港产业园是以临沂市莒南县坪上镇现有建成区为依托,覆盖坪上、团林、壮岗以及朱芦四个乡镇;产业区距岚山港不足10公里,日照港50公里,连云港80公里,青岛港150公里;距离临沂机场50公里,连云港机场70公里,青岛机场200公里;兖石铁路、坪岚铁路、岚济公路(一级公路)和拟建的枣岚高速、铁路专用线贯穿其中,西邻胶新铁路,周边有同三、日东、京沪等高速公路,距同三高速公路出口不足10公里,交通十分便利。

该产业园“临海靠港”,可以有效解决铁矿石焦炭等产品的运输问题,降低企业原料运输成本。该产业园临近的连云港、日照港等都是国内重要的铁矿石进口港区。

截止到5月16日,临沂临港产业园已经完成与永锋600万吨特钢、盛阳(隆盛)240万吨不锈钢、华盛江泉600万吨特钢、江鑫270万吨特钢等多个项目完成签约,其中临沂玫德庚辰100万吨新材料项目已于18年12月9日投产,同时还创出已知钢铁建设史上的最快速度。

2019年5月14日,山东省工业与信息化厅发布《山东钢铁集团永锋淄博有限公司、山东莱钢永锋钢铁有限公司钢铁产能出让公示》信息。从公示信息看,莱钢永锋临沂临港产业园600万吨特钢项目主要通过山东钢铁集团永锋淄博有限公司、山东莱钢永锋钢铁有限公司置换而来。

表2 山东钢铁集团永锋临港有限公司产能置换信息

本次转让减量炼铁产能2万吨、炼钢产能1万吨。新建项目总体还需另行置换炼铁产能43万吨、炼钢产能61万吨(另行置换时可不再减量)。立项、建设产能不得超过实际完成的置换产能。

数据来源:山东省工业与信息化厅

2019年4月15日,山东省工业与信息化厅发布《临沂钢铁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项目产能置换方案公示》信息。临沂江鑫钢铁及烟台华达钢铁产能将转移至临沂临港经济开发区,新建成项目为临沂钢铁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表3 临沂钢铁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置换项目

数据来源:山东省工业与信息化厅

山东钢铁产能大挪移 将形成两大钢铁产业基地

通过产能置换转移,山东省钢铁产能将逐步迁移至两大钢铁制造产业基地:日—临沿海先进钢铁制造产业基地和莱—泰内陆精品钢产业基地。前者以山东钢铁集团日照精品基地、日照钢铁控股集团、青岛钢铁集团为支撑,发挥好临沂临港地区的资源优势,大力推动内陆产能向沿海转移,重点发展高端精品钢、特钢和不锈钢,拉长钢铁产业链,提升产品品质。后者以莱芜、泰安现有钢铁企业为依托,发挥已有特钢集群优势,满足内陆市场需求,在不增加产能的前提下加快区域整合,重点发展特钢、不锈钢等高附加值产品,建设高水平特种钢生产基地。培育骨干企业。未来日照将成为我国沿海重要的基础钢铁生产基地,临沂地区也将发挥其优势地理位置和现有产业条件,成为重要的高端不锈钢产业基地和优特钢生产基地。

山东钢铁行业产能结构调整是进一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工业经济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重要举措,未来山东钢铁制造行业将朝向智能制造发展,为深化产业改革提供助力。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