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切换
新闻
中德大会|获批2年,中德企业合作区入住企业已超1000家
2019
11/12
16:25

11月12日上午,中德中小企业合作交流大会在山东大厦开幕。本届大会仍聚焦中德(欧)合作,开幕式上,主办方通过视频展示的方式,展示了中德(济南)中小企业合作区近两年来的发展成就。

2017年5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准设立“中德(济南)中小企业合作区”,成为长江以北首家中德中小企业合作区,也是山东省实施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战略的重要支撑,肩负着济南市外向型经济窗口、制造业国际合作桥头堡的光荣使命。

中德中小企业合作区选址济南遥墙国际机场,与国家级综合保税区毗邻共建。合作区具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德企业合作区、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城市次中心、国际内陆港核心区、临空经济区“六区叠加”的区位优势。

据悉,合作区委托世界五大行之一的戴德梁行、全球知名的空间设计机构德国SBA设计咨询公司对合作区进行产业发展规划和空间设计,按照“核心区+辐射区”的空间架构,构建“3+2”的产业体系,聚焦航空产业、电子信息、智能制造三个主导产业,确立创新中心和制造中心“双中心模式”。

自总体规划获批以来,园区征地、拆迁、基建、招商同步推进,在全国率先实施“四证齐发”、“拿地即开工,建成即使用”,实现土地征供建用一体化,创造了项目落地最快“济南速度”、“高新速度”。

2018年11月,济南最高标准道路航天大道、天玑路破土动工;2019年9月10日,航天大道竣工通车。2018年7月,德国标准厂房——中欧制造国际企业港项目开工建设;2019年8月7日交付使用。

到今天,150多万平方米的安置房、30公里交通主干道、100万平方米国际标准厂房建设正加快进行,竣工投产面积约25万平米。如今,合作区基础配套已达到高端制造业项目落地的标准条件,成为建设世界一流园区的有力支撑。

合作区聚焦航空产业、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三大主导产业,搭建承接全球隐形冠军及龙头企业载体,坚持项目为王,深入聚焦德国要素和龙头项目。今年以来,引入“亩产英雄”德国博马科技涡轮轴、汉格斯特中国北方新工厂和华傲航空项目,从签约到投产分别仅用11个月、10个月和3个月。正在洽谈推进德国海拉、大陆汽车电子新工厂项目等德国高端制造业领域项目。加强电子信息产业龙头项目引进,引进12英寸逻辑集成电路制造项目等,填补技术空白,助力全省突破缺“芯”少“魂”局面。

目前,园区现入住企业100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47家,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企业10家,是山东省面积最大的德资企业聚集区。形成了半导体及电子信息、机器人及智能设备、汽车及轨道交通核心零部件、航空材料、激光数控等产业集群。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修从涛)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