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在中碳能源(山东)股份有限公司厂区入口,佩戴口罩、手套的工作人员正在有序进入。“员工进厂必须戴口罩、测体温。谁都不例外。”该公司总经理李忠光说。
疫情防控期间,中碳能源除了把好出入口,在厂区内也细致入微,车间、办公室,里里外外定时消毒。员工三段就餐,保持就餐距离。
在山东海化股份有限公司纯碱厂,除了喷雾消毒,门把手、电梯按键、楼梯扶手等地方,也会用医用酒精进行擦拭消毒。
出入测体温,厂区常消毒,已是各个企业的常规操作。此外,潍坊滨海区开发推广“战疫通”返岗职工核查系统,对返岗人员“一人一档”,建立专属档案,实行“两点一线”闭环管理,帮助企业严防疫情输入。
目前,潍坊滨海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全部复产,达产率90%。
日前,一辆润丰股份的“家到厂”返程复工专车,搭载着25名吉林省员工顺利返回滨海。这是滨海区联合企业采用“点对点”包车方式免费接外地员工返岗的代表之一。滨海区绿色化工园党委书记刘邦锋说:“设立返程复工专车,是为了员工的安全着想,也是为了尽快推进企业复工复产,全力夺回因疫情耽误的生产时间。”
潍坊滨海区出台企业疫情防控12个领域118条有效举措,成立企业复工复产和员工返岗工作小组,组织155名“驻企服务员”下沉一线,制定信贷支持、利率优惠、财政贴息和融资担保等15条具体措施,全力助推企业复工达产。
“现在滨海区能网上审批,我们在公司就可以把需要办理的业务办理完成。”山东国邦药业有限公司工程助理袁铭岭说。
审批“不断线”。疫情防控期间,潍坊滨海区落实“互联网+”不见面审批举措,全面推行电话微信预约办、网上预申报审核、容缺承诺发证、不见面审批、登记证书(证明)邮寄等服务,做到全环节不见面,降低传染风险。
“针对企业开复工、新建续建项目加大网上审批力度,开通绿色通道,解决审批难题,确保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两不误。”滨海区党政办公室审批服务中心副主任孙振田说。
潍坊滨海区将办税缴费、人才招聘、就业服务、商事登记等一系列线下办理事项搬到线上进行。依托“滨海微人才”微信公众号,举办线上“春风行动”招聘大会,潍坊滨海区为近百家企业及时发布岗位信息4000余个。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戴玉亮 石如宽 通讯员王卫东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