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记者在山东省市场监管局反垄断合规指引座谈会上获悉,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省市场监管局发挥反垄断职能,支持疫情防控,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山东省市场监管局反垄断局一级调研员李军介绍,当前正值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关键时期,企业面对当前困难,经常会“抱团取暖”,容易出现破坏市场竞争秩序的行为,甚至存在垄断风险。针对这种情况,省市场监管局制定发布《山东省经营者反垄断合规指引》和《山东省行业协会反垄断合规指引》,进一步提升经营者和行业协会对垄断行为的认知、风险防范及处置能力,大力培育市场竞争文化,持续激发市场活力和创造力,推动我省经济高质量发展。
《山东省经营者反垄断合规指引》共19条,介绍了普通经营者需要关注的垄断风险。一是垄断协议行为风险。表现为具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合谋或串谋,固定商品价格、限制商品销售数量、分割销售市场、联合抵制交易等,这是最常见的垄断行为。二是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风险。表现为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以不公平的高价销售或以不公平的低价采购商品,没有正当理由低于成本价销售商品,或拒绝与交易相对人进行交易等,公用企业以及依法实行专营专卖的行业,这方面的垄断风险较高。三是未依法履行经营者集中申报程序的风险。实施经营者集中行为,达到国务院规定的申报标准而未申报的,也面临垄断风险。经营者在日常经营过程中,要加强反垄断合规管理,决不能触碰反垄断法的红线。当经营者实施“强强联手”、“抱团取暖”、“一致对外”等协同性行为之前,必须加强研判,除了向行业主管部门了解行业政策之外,还需要加强与反垄断执法部门的沟通,寻求法律指导,避免出现违法风险。根据《反垄断法》规定,经营者达成并实施垄断协议或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将被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上一年度销售额1%以上10%以下的罚款,违法成本相当高。
《山东省行业协会反垄断合规指引》共12条,介绍了行业协会需要关注的垄断风险。行业协会作为代表本行业利益诉求和权利主张的社团组织,较单个经营者具有更强的市场影响力,协会会员多为同业竞争者,容易产生垄断风险。需要防范出现聚集讨论商品价格、产销数量、业务区域、交易对象,以及共同应对竞争对手等敏感商业信息。在协会的章程、决议、通知以及制定的标准中,要避免出现以自律等名义固定商品价格、划分市场、联合抵制交易等内容。经营者在日常经营过程中,应对垄断行为保持高度警惕,注意记录和留存涉嫌垄断违法事实,及时向市场监管总局或省市场监管局举报。
同时,省市场监管局把查处妨碍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垄断行为,列为当前的重要任务。前期,针对我省个别企业出现的问题隐患,已及时进行了提醒告诫,一旦发现涉嫌垄断行为,将依法从快从严从重查处。
李军说,下一步,省市场监管局将持续加大反垄断执法工作力度,密切关注口罩、药品、医疗器械、消杀用品等防疫重点物资,密切关注供水、供电、供气、供暖等民生领域,重点查处以上行业领域协同涨价、限制产量、分割市场、联合抵制交易、固定转售价格等垄断协议行为,以及拒绝交易、限定交易、附加不合理交易条件、差别待遇等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为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切实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杨润勤 通讯员 陈萍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