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济南市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会提出了济南城市发展的新格局,即在2003年提出“东拓、西进、南控、北跨、中疏”的基础上,优化升级为“东强、西兴、南美、北起、中优”,新十字方针和原来相比,到底有哪些新变化?
9月2日,济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杨永斌在济南市委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新十字方针充分体现了新时代新济南抢抓当前战略机遇,以更高站位、更大格局谋划推动城市科学发展、跨越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举措,也体现了济南城市发展格局的优化和升级。和原来的十字方针相比,主要变化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发展理念与模式的变化。为突破济南发展空间瓶颈,2003年省委常委会研究确定的济南城市发展“东拓、西进、南控、北跨、中疏”十字方针,侧重于外延式的空间拓展。这次济南市委提出“东强、西兴、南美、北起、中优”城市发展新十字方针,继承了原十字方针的空间发展趋向,蕴含了“大强美富通”丰富内涵和“五个济南”内在要求,侧重于内涵式发展,标志着济南由城市空间拓展向高质量发展的升级和进阶。
二是空间范围与格局的变化。2003年,济南中心城区的范围西起长清,东至巨野河,南起城区南部的连绵山体,北至黄河。随着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设立、区划调整、章丘济阳设区等,城市新的发展格局正在形成,发展格局的变化也需要战略方针的转变。比如,以前的“东拓”主要指二环东路以东“东部产业带”和“东部新城”。如今的“东强”,不仅包括前述区域,还包含了章丘区加速融入,与莱芜区、钢城区互联互通,以及济淄协同发展。
三是空间发展进程与部署的变化。随着济南进入“携河拥山”更大空间格局时代,再加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北起、南美”都有了更清晰的指向和战略。比如“北起”,就是要强力推动“携河北跨”,把先行区作为城市空间拓展主阵地,推动济阳加快融入主城区,把商河建设成为现代化新城市组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