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济南日报
三十多年来,济南高新区面积从15.9平方公里发展到291平方公里,面积扩大了20倍,已不再是一个单纯的产业园区,具备了打造产城融合典范的资源禀赋。1月30日召开的济南高新区2023年工作动员大会上透露,将结合全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新部署,构建高新区“中、东、北”三区协同发展格局。
中心区要高标准打造中央科创区。这里人均GDP超过50万元,已经超过发达国家水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122.7亿元,聚集了近7万家企业、从业人员20余万人、各级各类金融机构700余家、省级以上研发机构近200家、众创空间和孵化器30余家,是探索金融支持科技创新新路径、新机制的最佳试验田,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最佳载体。
东区要高品质规划彩虹湖新区。章锦片区与孙村片区近12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拥有中科院济南科创城,三大产业园区,综合保税区,奥特莱斯、银座、海川中学、高新东区医院等生活配套,三山环绕、两河交汇、一湖点缀其中,自然条件优越、各类企业云集、载体平台高端,拥有了媲美东莞松山湖科技园、无锡太湖湾科创城的资源禀赋。要以齐鲁科创人才公园为引爆点,高起点、高定位规划编制城、园、人相融合的区域发展战略,把彩虹湖新区打造成黄河中下游科技、金融、产业、生态融合发展的示范区。
北区要高水平建设临空经济区。这里拥有综合保税区、中德产业园,享受起步区的独特政策红利,特别是拥有“上天入地、通江达海”的现代化交通体系。毗邻董家铁路货运中心,高速公路交会成网,轨道交通三号线二期加快建设,小清河将于今年上半年全线复航、航运专用船载重3000吨。特别是总投资500亿元的机场二期建成后,年旅客吞吐量55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52万吨,洲际核心目的地市场至济南航线将达到平均每两天一班,是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让北区成为发展临空指向型产业、打造制造业国际合作样板区的最佳区域。
编审:党群工作部
原标题:《产城融合,济南高新区将构建“中、东、北”三区特色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