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山东省县域经济十大产业聚集园区评选中,禹城市高新技术开发区位列其中,荣膺“山东省县域经济十大规模企业聚集园区”,是德州市惟一入选园区。区委书记陈永华介绍,禹城市以高新区为载体,以“农”字企业为龙头,发挥聚集优势,扶持精深加工好的项目,推进农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短短几年间,已发展成为拥有入区项目136个,规模以上企业65家,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16家、国家级4家,国地税收入连年翻番,工商税收占全市比重32.7%的省级高新区。
2003年初,省外一房地产开发公司看中高新区贺友集团东侧一片黄金地段,并签下合约。正在该项目准备上马的时候,发展势头正劲,以树墩、树根、树杈等林木“三弃物”为原料生产人造板的贺友集团也想在此建项目。禹城市委高瞻远瞩,为高新区作出明确定位:作为县级市,开发区须瞄准当地自然资源,定位于致力发展新型工业,将农产品深加工变成亮点,其他资源可与城区衔接共享,力避重复建设。
最终房地产项目妥善退出,贺友东厂区取而代之。高新区管委会紧跟服务,贺友4条生产线先后上马,密度板产能增至逾百万立方米,成为全国最大密度板生产企业,获中国名牌、国家免检产品,并跻身全国制造业500强。集团拉动配套企业150多家。正是因为定位于建设工业新区这一目标,禹城高新区入区“农”字号项目日益增多,国地税收入三年连续翻番。
走进高新区保龄宝公司功能糖科技工业园,逢低聚糖、谷氨酰胺、赤藓糖醇新产品集装外运。该公司拥有全国首家低聚糖研究所和中国低聚糖检测中心,用高新技术将玉米加工成功能糖,使玉米身价比周边地区每公斤高出4到5分钱。
“玉米地里长出了第一生产力”,禹城市长黄金忠如是说。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城,禹城始终把科技创新作为一项长期战略,大力引进高科技“农”字号项目,实现科技创新领跑经济健康发展。帮这些企业创办技术中心,探索产学研开放式合作新模式;实行政府津贴、岗位课题工资制,鼓励技术入股,人才企业捆绑共赢。目前,禹城市已与中国科学院、中国食品发酵工业协会等40余所院校机构合作,建成企业技术中心36家,有25家企业生产高新技术产品35种,其中有15个产品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科技对经济贡献率达40%。
不急于求成,不搞眼前工程,禹城高新管区还集约利用资源,推广垃圾发电、工业废气利用、热电蓝天工程等绿色科技,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仅今年前9个月,就有21个小乱差项目被拒之门外。他们瞄准生物高新技术,积极介入新型生物糖源开发,以低聚糖、木糖醇、低聚木糖等为主导的高新生物产业迅速崛起,玉米、玉米芯经过加工几何增值,促进农民人均增收260元。目前,高新区已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城和绿色食品加工基地。
青岛客商张建华在禹城高新区建设羊绒项目,成为全国最大的羊绒精纺半精纺基地。在谈到成功的原因时,张建华深有感触地说:“在禹城高新区,我们真正体会到了‘企业是圆心,政府当半径,半径围绕圆心转’的感觉。”
正是禹城提出的开“鞋厂”不开“鞋店”的招商理念,并整合资源,推出清单服务、热线电话、绿色通道、现场办公等以及挂牌上岗、首问负责、责任追究、服务评议等一系列的制度,使进入园区的客商满意率达100%,实现了“零收费、零距离、零投诉”的服务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