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切换
新闻
山东烟台留学人员创业园打造一流园区
2013
09/11
17:33

山东烟台留学人员创业园区通过构建平台,提供政策支持,成为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的摇篮,培育了一大批勇于创新的科技型企业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成果,逐步实现了从"孵化企业"到"孵化产业"的良性循环和转变,对繁荣区域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

  该园区创建于1996年10月,是继上海、南京之后,全国第三家留学人员创业园,由国家人事部与烟台市人民政府共建。近年来,创业园区以人才引进、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产业培育为工作重点,不断完善创业环境,先后吸引了300多名海外留学人员前来创业,累计创办科技企业380多家,注册资本9.7亿元,投资总额10多亿元,累计实现工业产值近50亿元,利税9.1亿元,形成了以生物医药、信息工程、精细化工、新材料为主导的产业格局。2001年创业园区被国家科技部、教育部、人事部和外国专家局认定为国家留学人员创业园,2003年被科技部批准为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现已成为我国重要的高新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基地。

第一、构建孵化平台。创业园区孵化平台建设经历了两个阶段:前期由政府投资建设,后期创业园区采取共建、合作等方式吸引社会力量,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创业园区孵化器面积累计达12万平方米,可满足不同类型企业研发和生产需要。1999年,经国家人事部批准成立了留学人员创业园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组织海内外留学人员组建烟台留学生研究发展中心,加速了留学人员项目研究、中试和孵化进程。

第二、建立绿色通道。在为企业提供投资、会计、法律、金融、外资、电信等专业服务基础上,创业园区建立了一站式绿色服务通道,实行"交钥匙"工程,凡符合入园条件的留学人员,只要把所办项目的材料交给中心,就会享受从项目立项、注册登记、用地用房、企业培训、银行融资等全方位一条龙服务,从而降低了创业成本和风险。

第三、提供政策支持。烟台市委、市政府、开发区工委、管委以规范性文件的形式,确立了留学人员创业园区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先锋地位,并在领导决策层形成了良好的议事机制,全力督导园区建设和发展。先后制定、实施了《烟台留学人员创业园区管理暂行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烟台留学人员创业园区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强高层次人才资源开发工作的若干意见(试行)》等规范性文件及相关配套办法,形成了留学人员创业政策体系,在资金、税收、用地、用房、企业注册等方面予以最大限度的优惠和扶持。对188家留学人员企业实施了税收政策奖励,批复宏海表面等4家自建厂房企业缓交土地使用费,安排科技三项经费和匹配资助资金1000多万元,为32名留学人员安排了周转住房,390多家企业"两免三减半"租用园区厂房。

第四、健全融资体系。创业园区在为企业服务过程中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投融资体系。一是建立匹配资金,为获得市以上资金资助的孵化企业建立了1: 1的地方财政匹配资金。2003至2006年度受资助企业共获得财政匹配资金近1000万元。二是协助企业争取各级政府资助,积极组织企业申报人事部择优资助经费、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等各类发展计划和国家、省、市科研课题、科技项目等。目前已累计协助企业争取各种资金资助近亿元。三是广泛与投资机构合作,扩大疏通融资渠道,开发区管委投资2亿元成立银桥信用担保公司,为企业提供投融资服务,有力地推动了创新成果研发和产业化的进程。2001年至今,通过推荐、论证,信用担保公司已为创业园区企业落实了1个多亿的贷款担保。同时,园区引进了一家大型风险投资公司进驻园区,帮助在孵企业融资。四是建立投资商信息库,广泛吸收社会风险投资,针对许多高科技项目急需寻找投资合作伙伴的实际,创业园区广泛搜集各类投资主体信息,建立了投资商信息库,主动牵线搭桥,及时组织企业与投资商沟通交流,引导社会各界,特别是大企业、大集团投资高科技项目。目前已帮助企业吸收社会风险投资近2亿元。

第五、创新管理体制。创业园区于2006年5月注册成立了烟台兴业科技企业孵化器有限公司,与园区管理服务中心一个机构两块牌子。主要从事项目投资、高创中心资产运营及物业管理等业务,作为投资主体对有发展潜力的项目进行投资。公司已对烟台硕德新材料有限公司、烟台绿科生物研究有限公司等8家项目技术含量高、发展潜力大的企业分别投资40万元,直接参与企业的发展。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