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切换
新闻
山东省德州市以园区建设为抓手推进现代渔业发展
2013
12/26
17:38

 近年来,山东省德州市以现代渔业园区建设为抓手,集中力量建设“四化”园区,培育“四项”能力,推动现代渔业发展。2013年,全市养殖面积17.9万亩,水产品产量9.89万吨,渔业总产值10.5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7.8%、6.3%、7.6%。

建设渔业园区,筑牢现代渔业高地。德州市以池塘养殖为主,主要养殖基地池塘集中、养殖水平较高,是建设现代渔业园区的优越基础条件。全市重点培育规模化养殖渔业园区、休闲渔业园区、精品渔业园区、家庭渔场等各类园区65处,池塘面积5万多亩。在园区建设中坚持打基础管长远的原则,立足现状规划长期,立足园区辐射周边。一是规划先行。按照省厅单体规划编制要求,组织人员开展调研、参观、学习,已编制11处园区《单体规划》,保障园区长期稳定运行。二是开展达标创建。已创建省级现代渔业园区6处,省、部级健康养殖示范场31处, “三品一标”认证养殖基地32处、产品60个。三是培育优势主导产业。根据园区特点培育黄河鲤鱼、黄河甲鱼、优质草鱼、罗非鱼、观赏鱼等五大优势主导产业,注重发展河蟹、南美白对虾、黄颡鱼、斑点叉尾鮰、泥鳅等名优品种,增强产业活力,增加品种、技术储备。四是加强项目建设。近三年,以园区为载体实施财政扶持渔业项目等50多项,提升园区综合生产、示范带动能力。

转变管理观念,培育新型渔业经营主体。园区服务管理对象更多的是渔业公司、合作社、家庭渔场、养殖大户,与传统直接服务渔民的管理方式发生很大转变。一是转变渔业管理人员观念。首先深入一线调研,正确认识新型渔业经营主体在保障市场供应和社会稳定、推进渔业转型升级、渔业增效、渔民增收的重要作用,认清其渔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的地位。其次由单一养殖技术指导向渔业经营管理指导转变,适应新型渔业经营主体迫切需求。二是开展培训。渔业主管部门采取一对一帮扶办法,组织他们参观学习、参加渔业基层体系建设、阳光工程等培训,开阔眼界,提升经营理念。三是加强管理。落实水域滩涂养殖证制度、水产品质量安全档案管理制度、标准化生产制度等,督导开展项目申报、管理,保障资金高效安全运行。目前,全市新型渔业经营主体78个,覆盖全市三分之一以上养殖户。

依靠科技支撑,推动园区产业提质增效。把园区作为科技创新、示范引导的主阵地。一是依靠科技进步推动养殖水平跃升。通过推广应用微孔增氧、微生态制剂、浮性饲料新型健康养殖技术,亩产量实现翻番,单位成本降低10%以上,质量安全更有保障。禹城市禹北园区应用草鱼疫苗免疫技术, 2013年累计推广2万亩,增加渔业产值0.54亿万元,渔民亩均增收1500元。二是重点支持创新工厂化养殖模式。支持德州德惠园区发展、壮大罗非鱼产业,已累计投入3000万元,建设标准化池塘300亩,工厂化养殖车间7400平方米,现已启动投资1000多万元、18900平方米节能、高效、环保工厂化养殖车间建设工程,较池塘养殖单位罗非鱼节地97.5%、节水80%、节能60%。

紧抓质量安全管理,创建名优品牌。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以园区为重点常抓不懈,重点采取两项措施:一是渔业主管部门向园区派出质量督导员,督导落实质量安全管理制度。二是实行档案化管理。市局制定了《建立水产品质量管理档案指导意见》,要求各类园区必须建立规范、完善的质量管理档案,以档案内容要求指导质量管理,保证质量安全可追溯,同时以档案内容检阅工作成绩。以品牌创建引领园区产业发展,成功推出齐河“黄河三宝”、“德惠”罗非鱼等品牌。举办了“中国齐河黄河湾大闸蟹美食节”,在中央电视台、山东电视台、大众日报等媒体宣传推介“黄河三宝”,对园区产业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扩大渔业内涵,拓展现代渔业发展空间。现代渔业园区有效集聚土地、资金、科技、人才等要素,利于建立新的盈利模式,受到社会资本青睐。因势利导,拓展现代渔业发展空间。一是发展休闲渔业。向企业宣传休闲渔业的发展前景和国家扶持政策,在经营模式、规划编制、土地流转、营销策划等方面给予帮助。先期建成的金荷园、碧霞湖休闲渔业园区成为省级示范园区,今年建设的金水湾、鳌龙、黄津湾,每处投资数千万元,成为异军突起的园区力量。二是积极推动齐河晏城园区、德州德惠园区等建设水产良种育繁推体系,齐河圣喜园区开展“黄河三宝”产品深加工,努力探索把水产养殖业向种业、深加工两头延伸的途径,建立全产业链条,促进渔业健康和谐发展。三是发展水库高端渔业。今年首次实施了城市水源地“放鱼养水”公益性活动,为争取建设水库高端渔业园区,发挥渔业更大生态、经济功能奠定基础。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