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切换
新闻
“产融城” 济南高新区创新发展路
2013
03/18
09:13

2012年,济南高新区GDP实现435亿元,在全国88个国家级高新区中,综合排名由第18位上升至第13位,前移了5个位次。

从1991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到今天,从蹒跚起步到风华正茂,22周岁的济南高新区该如何迈上更加成熟的发展之路?记者就此采访了济南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张新文。

谈到高新区的定位,张新文表示,和其他城区相比,高新区有3个最基本的作用:一是在经济增速上应该始终保持领先地位;二是在发展质量上,应该具有龙头带动作用;三是在发展方式上,应该率先走出一条绿色可持续的发展之路。不论从济南市、省内还是更大的区域范围内,济南高新区正在积极担负并将继续发挥以上功能。

他告诉记者,经过20多年的发展,济南高新区已形成了自己的发展优势。产业方面,已形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交通装备制造3大产业集群,成为既有别于北京中关村(综合型高新区)又不同于包头稀土高新区(功能型高新区)的特色型高新区。产业优势让济南高新区在经济发展速度上,长期领先于其他县(市)区。

此外,济南高新区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才3万多人,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165人;拥有齐鲁软件园、创业服务中心、留学人员创业园、综合保税区等国家级专业园区,以及全国独一无二的国家信息通信国际创新园(CIIIC)等国字号载体和平台,在中小科技企业孵化培育、科技成果转化、重大科技专项实施等方面,都已趟出新路子,其创新能力位居全国国家级高新区前列。

然而,张新文也表示,按照市委、市政府新的要求,高新区要打造济南“首位经济”,建设全国一流高新区,仍面临不小的压力和多方面的制约。“突破发展瓶颈、加快创新步伐,已成为济南高新区发展的迫切需求。”张新文说,“今后几年,高新区要努力实现经济总量3年翻一番、到2020年比2010年翻三番的目标,并力争‘十二五’期间在国家级高新区中综合排名进入前十,要求我们在发展过程中必须依靠创新,特别是原创型的创新。”

除了产业自身在科技方面的创新,张新文更看重的是机制、管理以及整个高新区发展方式上的创新。结合全市的发展规划,迎合产业的发展需求,顺应高新区自身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济南高新区将“产业+金融+城区”作为今后一个时期创新发展的路径和方向。“济南高新区的‘一号工程’——— 汉峪金谷及整个汉峪片区的规划建设,就是承担高新区转型提升、创新发展的重要载体。”张新文告诉记者。

据介绍,整个汉峪片区是我市“十二五”期间“做强城市功能,做靓城市形象,高标准抓好新城区开发建设”的重要片区和载体,未来的汉峪片区将建成济南东部新区的商务科研中枢、生态宜居绿谷、和谐多元新区。

作为整个片区的核心,汉峪金谷定位为黄河中下游中心金融城,建成后将成为东部金融商务中心的核心聚集区。整个汉峪金谷也将成为济南高新区主要面向生产类企业服务的高端三产的聚集地,金融商务、总部办公、商业服务、科技研发,将成为项目未来的主导和核心。

在张新文的设想中,除了总部办公、科技研发、商业服务外,地位更重要的是,通过整合各类金融服务资源,为高新区、全市乃至周边更广泛区域内的各类企业提供风险融资、资产运营、科技成果转化、上市路演等创新型特色服务。

而这种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金融服务,既是目前济南其他金融商务项目所不具备的,又是高新区乃至其他区域各类企业尤其是中小科技创新型企业急需的。

张新文告诉记者,对汉峪金谷的规划建设,省、市领导高度重视,高新区也将其作为“一号工程”,围绕“一流理念、一流设计、一流建设、一流管理、一流服务”并引进一流企业的目标,全力加以推进。国际一流设计公司德国GMP公司担纲的项目城市设计,以国际先进的城市规划概念,结合片区地理位置和泉城人文特色,将人、生活、城市和自然有机融合在一起,将商务、商业、景观绿化、休闲娱乐、交通停车等城市功能和地下空间的大规模利用有机结合起来,完美地展现了一个能够自我生长、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互动空间。“目前,汉峪金谷建设已取得重大进展。意向入驻单位已有30多家,既有金融管理机构、金融类总部、证券交易公司,也有国内外大型企业总部,金融服务功能已初具雏形。”张新文说,“下一步,我们将依托济高控股这支一流的队伍,精心抓好项目建设施工管理,全力做好招商工作,吸引更多相关领域的企业入驻。”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