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薛城经济开发区依法依规收回多宗闲置土地,用于招商引资新项目落地和优质项目的增资扩产。这是该开发区开展产业招商、整合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土地、提高保障力的又一有力措施。
今年以来,薛城经济开发区紧紧围绕“转方式、调结构”这一中心,结合企业经营现状和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实际,把项目清理整合、保障项目用地、壮大产业集群作为“十二五”期间的重要工作来抓,集中整合人力、物力和财力,全力推进项目清理整合置换步伐,不断提高土地资源保障能力。到目前,开发区已累计清理腾空建宇钢构、锦山湖工艺等项目4个,置换海星煤业、双木板业等新项目7个,正在清理腾空3个项目,累计盘活土地290余亩。
薛城经济开发区严格产业政策,明确产业定位。入区企业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开发区产业布局和发展规划。重点定位于发展机械制造、精细化工、现代物流、农产品深加工等产业。对不符合产业政策、经营效益差的项目逐步清理,整合置换为规模大、成长性好的产业项目。
明确供地标准,提高投资强度。开发区内的土地,由开发区管委会实行统一规划,统一供地,统一管理,新增用地指标优先保障经济开发区。入区企业单个供地项目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须在5000万元人民币以上,投资强度不低于150万元/亩。
明确清理范围,节约集约用地。入区企业签订入区合同后6个月内无故不开工建设的,不再享受薛城区招商引资发展经济奖励政策,并按土地出让总价款或评估价的一定比例征收闲置费,土地使用税由税务部门依法据实征收,坚决杜绝“圈地”、“捂地”等现象的发生。对投资强度达不到要求的项目,已停产、半停产的企业,以及经济运行差、长期纳税低的企业,依法清理置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