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胶州经济开发区抓住国际战略性新兴产业转移机遇,积极融入半岛蓝色经济发展战略,以“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为主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现代产业布局调整,致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突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一核一心一带”城市化建设,努力实现产业和城市的融合发展。截至目前,全区实际吸收到账外资1.3亿美元,同比增长110.5%;实现出口创汇13.1亿美元,同比增长60%;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92.5亿元,同比增长98.9%,项目总投资额近160亿元,全区经济发展势头强劲。
积极推进战略性产业项目建设。大项目建设是胶州经济开发区发展的核心动力,通过重点项目实施,带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技术突破和跨越式发展。目前,总建筑面积46万平方米,总投资30亿元的海尔全球无氟变频空调创新生产基地一期已实现投产,空调整机日产能1万台,一期达产可年产330万台。2012年全部三期建成后,可年产空调整机1000万台。
大力推进新兴产业基地建设。总投资2亿美元的台湾崇友电梯项目落户胶州经济开发区,填补了山东省高档电梯产业的空白;总投资30亿元的中集创新化冷藏产业园项目签约落户。胶州经济开发区围绕蓝色经济区战略,重点打造以黄海生物制药、海大生物为龙头的海洋物生产业;拉长以中集冷藏为龙头的海洋运输装备业;整合以四方机车、武晓集团为龙头的风力发电型新能源产业;壮大以海尔无氟变频空调、日本电机、奥普莱电机等为龙头的家电产业;培育以台湾友达投资的达运背光源模组、台湾华立投资的长宏光电和国内上市公司锦富光电为龙头的光电产业。大力实施“33717”工程:着力培育3家产值超100亿元、3家超50亿元、7家超20亿元、17家超10亿元大企业集团,力争3年内实现工业总产值过千亿元目标。
建立富强幸福和谐的开发区。胶州经济开发区坚持以规划为主导,加快形成“一核一心一带”的发展结构:“一核”即新型工业核心区,“一心”即建成区公共服务中心,“一带”即花园式生态型居住带。全面提升社会综合保障水平,推进社会事业发展及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形成“公平正义、文明有序”的社会发展格局,努力实现辖区居民“学有优教、劳有多得、病有良医、老有善养、住有宜居”。2011年10月02日 10:17
来源:人民网 作者:张锡海 字号:T|T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人民网青岛10月2日电 今年以来,胶州经济开发区抓住国际战略性新兴产业转移机遇,积极融入半岛蓝色经济发展战略,以“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为主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现代产业布局调整,致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突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一核一心一带”城市化建设,努力实现产业和城市的融合发展。截至目前,全区实际吸收到账外资1.3亿美元,同比增长110.5%;实现出口创汇13.1亿美元,同比增长60%;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92.5亿元,同比增长98.9%,项目总投资额近160亿元,全区经济发展势头强劲。
积极推进战略性产业项目建设。大项目建设是胶州经济开发区发展的核心动力,通过重点项目实施,带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技术突破和跨越式发展。目前,总建筑面积46万平方米,总投资30亿元的海尔全球无氟变频空调创新生产基地一期已实现投产,空调整机日产能1万台,一期达产可年产330万台。2012年全部三期建成后,可年产空调整机1000万台。
大力推进新兴产业基地建设。总投资2亿美元的台湾崇友电梯项目落户胶州经济开发区,填补了山东省高档电梯产业的空白;总投资30亿元的中集创新化冷藏产业园项目签约落户。胶州经济开发区围绕蓝色经济区战略,重点打造以黄海生物制药、海大生物为龙头的海洋物生产业;拉长以中集冷藏为龙头的海洋运输装备业;整合以四方机车、武晓集团为龙头的风力发电型新能源产业;壮大以海尔无氟变频空调、日本电机、奥普莱电机等为龙头的家电产业;培育以台湾友达投资的达运背光源模组、台湾华立投资的长宏光电和国内上市公司锦富光电为龙头的光电产业。大力实施“33717”工程:着力培育3家产值超100亿元、3家超50亿元、7家超20亿元、17家超10亿元大企业集团,力争3年内实现工业总产值过千亿元目标。
建立富强幸福和谐的开发区。胶州经济开发区坚持以规划为主导,加快形成“一核一心一带”的发展结构:“一核”即新型工业核心区,“一心”即建成区公共服务中心,“一带”即花园式生态型居住带。全面提升社会综合保障水平,推进社会事业发展及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形成“公平正义、文明有序”的社会发展格局,努力实现辖区居民“学有优教、劳有多得、病有良医、老有善养、住有宜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