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切换
新闻
山东明水经济开发区擂响招商战鼓 蓄力转型跨越
2013
03/20
04:58

3次重点项目会审,3次集中项目签约,30多个优质项目落户,这是明水经济开发区在去年下半年给章丘百万人民交上的一份实实在在的答卷。

这份答卷足够鼓舞人心。韩国KPF、山东福生矿安等31个优质项目,亩均投资强度和亩均税收贡献两项指标均创新高,分别达到了300万元和40万元。

这份答卷足够催人奋进。在签约项目中,属于国家级和省级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超过签约总数的85%,四大主导产业提升项目占50%,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占45%。

2012年,明水经济开发区将力争实现合同总投资248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70亿元。明水经济开发区擂响的招商战鼓,吹响了章丘工业经济转型跨越的号角。

招 商  立足“质、量”双赢,喜结硕果

在当前“转方式、调结构”的大背景下,明水经济开发区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园区经济工作的总抓手,坚决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招商引资上来。

结合我市招商工作中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起草《关于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招商方向,理清了工作思路,完善了工作机制,为招商工作的顺利全面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有了大的框架,招商过程中的很多细节也得到了健全和完善。按照“投资有强度、建设有进度、税收有贡献”的原则,论证修订招商合同条款,把优惠政策和投资方的投资强度、建设周期、年度纳税额进行了双向承诺、双向制约,为加强对落地企业的动态管理,提供了依据。

有依就有据,有血就有肉。做了足够多的事前准备工作,足够细的事中具体工作,招商引资喜结硕果,自然也成了水到渠成。2011年新签约项目55个,合同总投资235亿元。这一大批项目的签约落地,对于园区经济总量的提高、产业结构的调整,将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

服 务  力求“二、三”互动,扩大战果

以开展“转变工作作风、为企业发展排忧解难”主题活动,明水开发区注重增强广大机关干部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效能,实实在在地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和问题,鼓励支持企业增资扩建,努力扩大招商引资战果。

全年共累计实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111个,投资总额194.8亿元。其中,重汽轻卡等35个新建项目和可口可乐二期等76个技改续建项目已顺利开工建设。从事生产性服务业的山东载信物流项目,总投资3.6亿元,投产达效后,将成为促进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新生力量。

在提高服务水平的同时,也注重加大了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投资4000多万元,重点实施了路网、排水排污管网的工程建设,进一步加强园区规划,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园区发展环境得到有效提升。

创 新  利用“软、硬”平台,转化成果

2011年,明水开发区把加强招商引资作为工作的切入点,把服务项目建设作为着力点,推动科技创新则成为实现转型升级的关键一点。

围绕重型汽车、机械制造和有机高分子材料三个国家级特色产业基地,重点在发挥现有优势平台上做了文章,利用中国重汽等企业的技术龙头优势,发挥食品饮料等各个行业平台的纽带作用,搭建银企合作等公共服务平台,大力开展著名商标和著名品牌的争创工作。与省科技厅联合举办两期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培训班,组织中集车辆、华凌电缆等多家企业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其中,圣泉的“生物质能源综合利用技术实验室”被认定为省级企业重点实验室,还通过了山东省优质产品生产基地的验收。

在“软平台”建设上,建立健全了人才工作领导机构和人才管理体系,积极发挥高教基地的人才优势,组织企业上市、知识产权、发展循环经济等各类培训交流活动30余次,帮助园区企业与驻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长期的产学研合作关系,为企业发展提供高层次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

(本报记者 卞思杰 通讯员崔雨 陈涛)

像“招商引资”那样“招才引智”

明水经济开发区科技创新坚持“双轮驱动”

近来,明水经济开发区正确处理“发展是第一要务”与“人才是第一资源”的关系,在实施项目引进的同时,坚持像抓招商引资那样抓招才引智,像承接资本转移那样承接人才转移,像防止水土流失那样防止人才流失,使招商与“招才”并举,引资与“引智”并重,实现了引进一个项目、带来一批人才、打造一个团队、激活一个产业的良好格局。

面向全球视野抢占人才引进“制高点”

大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实现产业集聚人才与人才引领产业的互动循环,为加速开发建设、加快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和动力源泉。开发区认真贯彻实施“百、千、万”海内外人才引进工程,充分发挥海外招聘、异地招聘、校园招聘“三大品牌”效应,互动开展产业招商与人才招聘,累计吸纳各类高级工程师335名、工程师1164名,硕士以上高层次人才42名,其中海外人才2名,博士12名,硕士28名。开发区搭建校企合作共建研发中心9个,企业重点实验室3个,先后共同承担国家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6项,省级59项,取得了164项科技成果和360项专利。

紧扣产业发展打造人才培养“主阵地”

为适应先进制造业发展,开发区各企业先后与中科院、清华大学、山东大学等30余所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的产学研合作,其中圣泉集团与中科院化学所合作生产的高效空心隔热材料已成功应用于“神八”飞船返回舱。14所高等院校先后落户开发区,统一投建图书馆、体育馆、影剧院等各类公用基础设施,实行师资互聘、科研互助、优势互补,年在校生规模达10万人,每年有3000名大学生到开发区企业实习,近千名大学生到开发区企业正式就业,为园区企业发展提供充足的技术人才支持。

聚焦企业渴求建设人才提升“加油站”

按照“鼓励企业加强员工带薪培训,为未来发展充电蓄能”的要求,开发区管委会通过与山东大学合作培训的模式,聘请有关专家、教授,对园区人员进行全方位培训,培训从山东大学、山东经济学院、山东财政学院等高等院校聘请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进行讲座,内容涉及企业战略与市场观、投资环境、企业融资、服务外包、生物质能源转化技术与装备及发展趋势等方面内容,共组织培训70多期,参加培训人员120余人。

优化服务环境营造人才集聚“磁力场”

开发区高度重视人才发展环境建设。充分发挥市行政审批大厅作用,开设专门人才服务窗口,为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开辟自荐渠道。完善“一站式”服务,深化集中办理制和全程代理制,帮助解决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关心关注的住房、落户、子女就学、社会保障、知识产权保护、税费缴纳等现实问题。进一步优化服务环境,为开发区引进的人才提供全方位服务,大力发展人才服务业,推进国际、国内知名人才服务机构落户园区或设立分支机构,提高专业化服务水平。

(本报通讯员 李毅成 梅兴昌)

新思想开辟发展新通道 大项目确保首季大发展

明水经济开发区深入开展“新征程、新气象、新作为”大讨论活动

初春的寒意还未完全散去,明水经济开发区发展的热潮却已悄然来临。

总投资15亿元的重汽轻卡项目正在进行设备调试,科兴生物、韩国KPF、福生矿安、巴德士、华云科技等新建项目先后开工建设,银鹭、娃哈哈、圣泉、可口可乐、安莉芳等大项目的增资扩建正在紧张施工。如火如荼的项目建设成为拉动园区产业质量和经济总量双向提升的主引擎,成为明水开发区实现首季大发展的有力保障。

深入开展“新征程、新气象、新作为”大讨论活动,以解决好“发展高端高质高效产业,该怎么办”等“五个怎么办”为目标,破除思想禁锢,破除行动制约,破除体制束缚,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在统一思想中提升境界,在提升境界中高点定位,以新思想开辟发展新通道,努力推动开发区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求突破  努力加强招商引资

始终突出招商工作的龙头地位,充分发挥开发区的产业优势,重点推动主导产业优化升级,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提升现代服务业水平,努力在引进大项目、培育新兴产业上实现新突破。

明确招商重点,以做强、做深现有主导产业为目标,积极推进产业链招商,努力打造开发区上、中、下游产业链条完整、支持性组织体系完善的现代产业集群。具体要突出重点抓“两头”,一头抓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龙头项目、重点项目的引进;一头抓见效快、能耗低、占地少的小项目的聚集。注重项目质量,坚持引办单位自审、开发区和招商局初审、项目建设协调促进委员会会审的三级审核制度,严把投资强度、建设进度、税收贡献、集约用地等各项硬性标准,以引进优质高效项目为核心,严格落实领导包靠联系责任制,“一个项目一套班子”,紧跟紧盯,强力推进,加大分析跟踪力度,力争华艺集团总部基地、临工集团矿山机械整机、东风日产汽车等项目早日签约落户。

抓配套  强力推进项目建设

按照“龙头企业拉动、配套企业跟进、产业集群发展”的工作思路,对今年的“三个十”重点项目进行筛选安排,突出项目的“质”、“量”双赢,加强服务的优化提升,以项目的大发展引领园区实现新跨越。

重点推进重汽轻卡、利民制药等30个重点新建、在建、技改、新兴产业项目,对于以上项目,通过协调各职能部门加快手续办理,协调各乡镇(街道)加快场地清理,督促项目方加快投资等措施,确保项目早日投产达效,使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力争2012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0亿元。支持重点骨干企业,确保生产要素优先供应。通过加强生产要素调度,优先保障重汽、娃哈哈等36家纳税额度大的企业生产所需的水、电、蒸汽、天然气等要素供应,确保企业正常生产,为经济持续增长提供保障。加强企业上市调度,培育扶持成长型企业。将山东博科、华菱电缆等企业拉出单子,完善手续,走好程序,力争早日达到上市条件,为企业做大做强提供优质平台。盘活园区存量资产,切实提高园区经济效益。对三庆科技等生产经营困难的企业,通过引进引办、嫁接改造、合资合作等方式,盘活存量资产,提高产出效益,推动园区经济实现更好更快发展。

上水平  全力提升机关管理

按照章丘市委《关于在全市深入开展“新征程、新气象、新作为”大讨论活动的实施意见》,围绕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学习意识,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党风廉政建设,促进机关干部队伍在思想、能力、绩效等三方面实现整体提升,进一步转变机关工作作风。

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完善主任办公会议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依靠领导班子集体智慧和力量,充分发挥班子成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舞台、干成事的人有公论。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着眼于提升干部队伍素质,加强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推进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按照“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的要求,以党建工作带动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工作,强化工作考核和教育培训机制,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增强机关队伍的整体战斗力,为园区开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基础。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认真开展廉政文化进企业活动,加强党性、党纪、党风和廉政教育,加大对财政支出、项目招投标工作的监督工作力度。加大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工作力度,制定公开目录,设立公开栏,确保公开工作顺利进行。狠抓工程质量与安全生产责任的落实,强化财税征管,简化政务审批程序,为园区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