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13日,明水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荣升“国字号”开发区,成功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济南市继设立济南高新区、济南综合保税区之后的第三个国家级园区。在现代服务业培育方面,园区锁定完善食宿、购物类生活服务,提升银行中介等生产方面的配套功能,同步为高精尖项目、高科技人才入区创业发展等,创造优化、良好的发展环境。
此外,锁定素质和管理的双双提升。一方面坚持每周集中学习制度,将政治思想、经济法规、国家政策作为学习重点,安排学习计划,提高学习实效,围绕开发区的重点工作,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创新工作举措;另一方面,结合市委、市政府“企业管理质量年”的总体要求和开发区“项目突破年”的工作定位,组织开展“转变作风当表率,服务发展作先锋”主题实践活动,配套出台机关考核实施办法,推广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和一体化管理,切实形成部门深入企业搞调研、相关人员深入工作一线解难题的工作风气,创造尊重企业家、尊重纳税人的良好工作氛围,为“加快科学发展、建设美好家园”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提升生物医药科技 借力国家级平台,培育经济新增长极
在以上两大园区建设的基础上,园区发展锁定规划引领的核心主题,计划年内全面推进生物医药科技发展,着力于生物医药科技转化平台的搭建与提升工作。园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根据新一轮建设规划,相关部门将借助山东省医学科学院的全国重大新药创制平台,重在引进高端人才和相关优质项目,进一步做大做强生物医药产业,力争年内将该产业逐步培育成为整个经济区乃至全市的新的经济增长极。
据悉,在全市整体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园区今年规划完善相关领域的配套功能,提升园区整体发展平台,完善主项目区总体规划,编制主项目区西片区等控制性规划;同时,完善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规划,促进行业生产要素集聚,优化园区的整体功能布局。
采访中,记者从多部门了解到,目前按照济南市委、市政府“一年开好局、三年大发展、五年新跨越”的安排部署,开发区已开展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做大做强实体经济,扩大对外开放,推动省会科学发展为一体的各项工作。相关负责人称,今年,开发区将紧紧抓住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所带来的重大机遇,以推进“产城一体化”,建设以产业为主导的多功能综合性园区为目标,加快平台建设,完善配套设施,服务企业发展,努力打响用好国家级开发区这块金字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