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切换
新闻
济宁高新区:科技创新积聚发展动能
2013
03/20
05:22

2012年,济宁高新区科技创新领域亮点频闪、精彩不断:产学研基地进驻20多家产学研平台、公共技术平台由7个增加到10个、争取科技扶持资金突破亿元、近30家在孵企业毕业进入产业加速器……去年,济宁高新区作为全国惟一的一个国家科技服务体系和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双试点单位。

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持续优化创新资源配置,切实抓好公共技术平台建设、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小微企业孵化成长、产学研紧密合作等工作,涌现出一批科技创新成果,成为该区发挥科技新城创新辐射效应、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引擎,积聚起新一轮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强大动能。

在高新区产学研基地,错落有致的建筑群里分布着国家半导体及显示产品质监中心、云计算中心、发动机研发中心、新材料研发中心等20多个产学研结合平台。这是产学研基地1至4期建成后引进的首批科研项目,其中半导体及显示产品质监中心已完成实验室设备安装调试,开始承担起长江以北半导体产品的“质量认证、检测检验、标准制修订”任务;基于全市第一家云计算平台之上的济宁软件园加快推进,三个软件加速器进入试运行阶段,金蝶软件、亿维软件、新蓝海软件等10余家软件、动漫、创意企业进驻在即;省科学院济宁分院完成环评、立项、总体规划,具备了开工建设条件。

不仅仅是产学研平台建设,去年,高新区还依托龙头企业加大了公共技术平台建设力度。在广泛调研和征求企业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共享共建共用的政策措施,完善了行业公共技术平台运行管理办法、服务流程,充分调动平台所在企业开门办实验室的积极性,并在提升原有7个平台内涵的同时,开展了第二批行业公共技术平台试点工作,新增山东省激光研究所光纤传感技术、泰丰液压电液集成控制技术、美猴动漫3D动漫渲染等3家公共技术平台,全区公共技术创新服务平台达到10家。

2012年,高新区全力打造支撑创新发展的“动力航母”,千方百计助推企业科技创新,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和政策性扶持,从年初创新大会上拿出2000多万元重奖创新人才、优秀创新团队和科技创新成果,到出台59条新政支持企业提升创新能力,通过财政杠杆作用支持企业发展力度空前,推动了企业科研创新争放异彩:获批国家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个、国家863项目1个、国家国际合作项目1个、国家火炬计划项目7个、省科技成果推广计划项目18个、省科技发展计划政策引导类项目9个;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获批国家科技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创新型国家工程机械产业集群试点、山东省光电产业集群试点。

在浩珂矿业工程公司,一项技术获得2012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项技术与山东大学、中国科学院等高校院所联合开发,推动了我国在灾害防治领域的技术进步。在联电济宁科技园,冠铨光电公司成功研制出世界领先的4寸LED外延片,并生产出第一炉。这是台联电LED高端产业集群系列企业取得的又一个重大标志性成果,彰显了冠铨在LED制程方面具备的雄厚实力。在培育高新技术成果上,高新区每年投入1000万的专项资金,促进企业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去年面向区内40多家企业选集了82项技术难题编辑成册,根据企业技术需求多次赴发达地区开展产学研项目合作,成功引进产学研合作项目20个。积极组织区内企业申报国家、省市各级各类科技项目235项,共争取资金支持10761万。其中山推股份、泰丰液压两个产业化项目被列入2012国家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计划,获批财政专项资金支持6600万元,国家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5个子项目获批资金1000万元。

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一直是困扰企业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去年,高新区成立了我市首支天使投资基金———济宁海达信科技创业投资基金,依托创业中心成立了创达天使创业投资公司,与英特力微贷、虹桥创投、上海久有、高新区村镇银行等金融机构签定合作协议,共同搭建投融资平台,助推科技型高成长性中小企业快速壮大。截止去年底,高新区已形成7只投资领域各有侧重的专业化基金,区内科技型中小企业在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等不同发展阶段都有了较好的资金保障,金融服务的巨大支撑成为企业创新的“源头活水”。

着眼于建立与国家高新区开放开发相适应的多层次、多元化、开放型的金融服务组织体系,济宁高新区加速构建以创投、风投和扶持基金为主体的科技孵化和融资平台,在科技新城核心区规划建设了金融街、基金园、财富广场等金融服务聚集区,更大力度引进金融、保险、创投、基金、中介、担保机构。2012年,新引进各类金融机构13家,高新区村镇银行、民生银行济宁分行、久有股权投资基金等知名企业相继落户。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