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东济南唐王镇西路口,一个现代农业园区内,大棚林立,果木成行。3年前,正庄农业在这里扎根,开启了对北方地区现代农业模式的摸索。最近,这个园区正和一家国家级政策性金融机构推进全面战略合作,后者将以注资的方式成为正庄的大股东。
7月2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出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推进农业机械化、信息化。成立仅3年的正庄为何如此快地获得国家资本青睐,它又为北方地区发展现代农业探索出了一条什么样的路子?为此,记者进行了实地探访。
被资本看好的现代农业
不设围墙、石子铺路、板房办公,走进坐落在济南城郊的正庄农业,第一印象是“农”味十足。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不修边幅”的园区,如今已是当地发展现代农业的“明星”。
“很多人给抹布镶金边,我们给金子镶了个抹布边。”正庄农业总经理王妍调侃园区配套建设说。
2012年10月,正庄农业在唐王镇岳家寨村成立,从未直接和农业打过交道的王妍及几位合作伙伴从周边村庄流转1000亩土地,3年累计投入5000多万元发展现代农业。资金中只有很少一部分用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绝大多数用在了现代农业模式探索和实验上。
正庄选址用了8个月。王妍说,上世纪90年代,唐王镇就以盛产白菜出名,地下水资源丰富,但是农业产业化结构单一,当地老百姓家家户户以种植蔬菜为主,正庄农业的到来丰富了当地的农业结构。在她看来,新品种进不来,农业传统经营意识改不了,是当前农业发展必须打破的魔咒,唐王镇恰恰是正庄发展现代农业需要的“试验田”。
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这是年初中央一号文件聚焦农业现代化后,在年中国务院再次明确要推进农业现代化。“正庄的成立也是为了圆梦。”王妍说,她的父亲王正庄早年毕业于山东农业大学,有着近50年农业科技研究经验,在果树培育方面成果丰富,并指导过多家农业园区的建设。虽已退休,仍希望将自己的科研经验集中转化成真正落地的现代农业。
然而,弃文务农是个艰难的转变过程。之前从事媒体行业的王妍脱掉高跟鞋和时装投身农业后,她这个地地道道的城里人刚开始觉得“好像一下子从天上掉到了地下,而且是脸朝下。”当地农业部门干部甚至打趣说,“如果你都能把农业干好,中国的农业就有希望了”。
王妍坚定地认为,农业是根基,有前景。3年来,正庄园区成功地建立起一套独特的现代化栽培模式,推出与唐王文化相结合的唐贵妃梨,从核到皮全是红色的玖红苹果等多个特色产品,到这里考察学习的人越来越多。最近正庄的发展吸引了某国家级政策性金融机构,后者决定以注资的方式成为正庄的大股东。
王妍说,正庄500亩的核心园区已经全部建设完毕,这也将是园区后续发展的品种技术孵化器,今年,正庄还将在济南市以品牌农业主线发展3000亩的卫星园区,到2017年规模达到万亩。
科技撑起现代农业的底气
在正庄的板房办公室内,一面面牌匾表明正庄3年来获得的荣誉和其逐步清晰的科技兴农之路。
正庄行政总监张晓娟指着“中国农科院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中试与示范基地”的牌匾说,这个项目的研发内容已经在园区落地。目前,正庄正在筹建山东首家林果类院士工作站,力争2015年年底落成,将国内最强农业思维资源、产品研发技术、推广能力集中到这里。
行走在园区内,感受到的是农业信息化和标准化。在千亩核心区,用于防鸟的网将500亩露地果树全部覆盖。梨树栽培区V字形的水泥架子之间拉起钢绳,一排排梨树枝条修剪成整齐的V字形,依附钢绳生长。这些梨树平均每株结梨10颗,人为控制亩产量,还没有到收获季节已经可以初步估算出每亩的收益。为了避免过度施用化肥影响食品安全,正庄还和中科院肥料研究所合作,标准化了农家肥的配方,实现园区农业生产无害有机循环。
农忙时节,正庄园区内却几乎看不到劳作的人。在7个智能温室大棚内,土壤湿度、空气湿度、棚内温度等原本靠人来感知的作物生长环境指标全部实现了自动监测。拔掉棚内测控单元插在土壤中的探头,大棚里的扬声器中马上响起“补充水分”的命令,环绕在植物根部的水管立即运转起来;用手遮挡测控单元的光照传感器,几秒钟后,悬挂在棚顶模拟阳光的灯就亮了起来。
“大棚锁着门,管理人员该干啥干啥。”技术员穆刚成介绍,正庄采用了精准农业支持系统,实现了“互联网+现代农业”。设置在大棚的监测设备每5分钟更新一次数据,这些数据无线传输到分析系统中,根据农作物生长需要,通过物联网向种植环境中发布指令。
据了解,正庄的物联网已升级至第四代,其中运用的技术比以色列同代物联网多出20多项。
“正庄模式将是可复制的。”王妍说,正庄不止于要生产好的产品,还志在做北方现代农业建设管理系统的供应商。园区所有的“绝活”将被标准化,集成在“智慧胶囊”中,效仿者只要打开胶囊,如何打造如同正庄一样的现代农业园区一目了然。
用现代农业“制造”新农人
对于世代从土地中“刨食”的农民来说,正庄的出现更改变着他们对农业生产的认识。
45岁的唐王镇岳家寨村村民岳秀英如今是当地樱桃树剪枝能手。3年前她将自家3亩土地流转给正庄,每年每亩地能获得相当于1150斤左右小麦的租金。按道理,这个远高于种植小麦玉米的收入可以让她安心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但岳秀英却选择了帮园区管理大棚樱桃。
“我在这里主要管樱桃大棚,下完樱桃,拉枝剪枝,做树形。”种了一辈子粮食的岳秀英说,刚开始剪枝需要正庄的专业技术员指导,现在她已经成了园区的行家里手,还带了一支十几人的队伍。“樱桃树管理的活儿,现在没有俺干不了的!”
正庄流转了老百姓土地,会把其中一些人集中起来培训,组成专业的小队,如果树在定型的时候,要拉枝,就将他们组成拉枝小队,最快3个人一天能干50亩,这些人中有些是只种过粮食的妇女,现在都是果树栽培某个领域的能手。王妍说,对传统农民的培养是正庄农业的终极使命,园区希望将现代生产模式变成农民的常规行为,用现代农业“制造”新农人。
记者还发现,当地一些农民将土地流转给正庄,却又当起正庄的“农场主”,看似简单的一来一往,这些农民的身份却已变成了“新农人”。
紧邻岳家寨的樊家村村民李洪芹至今记得烈日下背着30斤的喷雾器一天把自家7亩地的农药洒完的辛苦。现今她流转了自家耕地,却又承包了正庄60多亩梨树,成了一名“农场主”。记者采访了解到,正庄探索实施的三人制农场模式实现流程再造,推动农民身份的转变。
以正庄200亩梨树为例,这些土地流转自农民,种上果树后,再分成三块,交给3名农民分别管理,并与他们签订责任书。这些“承包人”既是劳动者也是管理者,他们按照园区的标准管理果树,与雇工一起劳作,每年收获的水果与个人收益挂钩。
由于全程可控,如果不碰到天灾,亩产量早已确定。李洪芹说,她管理的这些地今年收获时要按每亩2600斤交货,估计自己半年能收入5万元。
王妍说,正庄最骄傲的是培养农民。“这里几十个工人,代表了几十个家庭,每个家庭都能辐射一个村庄。园区做成示范园后,将逐步向唐王镇以外复制推广,进而逐步影响改变延续千年的农耕文化。”她说。